為了讓老百姓喝到更加安全放心的優質地下水資源,并將黃河水提供給工業用戶,呼市啟動了五大引黃配水專線工程確保地下水、黃河水分質分類配水。
呼市政府今年提出實施分質分類供水工程,根據供水水質和水源的不同將水分為不同的用途,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截至目前,大青山南坡生態治理引黃供水專線工程已完成管道鋪設27公里,明年大青山新城區段綠化就可以使用黃河水,整個大青山供水工程計劃在2014年年底完成,到時將連同大青山回民區段一起兼顧,完全滿足大青山南坡150平方公里的綠化用水,可向大青山生態建設提供每日3萬噸黃河水;沙爾沁新區引黃供水專線工程計劃于2014年完成,建成后可分配黃河水每日10萬噸,目前正在進行前期規劃設計工作;鴻盛園區引黃供水專線工程已基本建設完成,該工程東起加壓站,鋪設管道進入鴻盛園區,可分配黃河水每日4萬噸左右;金川南區引黃供水專線工程主要解決現有單管道無法滿足園區供水安全問題。計劃以金河水廠出水管為起點重新鋪設一條給水管線至裕隆園區加壓站,可分配黃河水每日7萬噸左右,該工程已基本建設完成;金橋工業區引黃供水專線工程,以煉油廠、化肥廠為主的用水企業已基本具備使用黃河水的條件,該引黃專線可分配黃河水每日10萬噸左右。
預計“十二五”期間,通過以上五大引黃專線的建成和運行,在完成引黃二期工程的前提下,全市可實現黃河水用于工業和城市用水能力達到每日34萬噸,剩余每日6萬噸經深度處理進入公共管網作為補充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