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白居易肝腸寸斷地在《長恨歌》中吟詠:“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今天,太原網民望眼欲穿地在貼吧里狂頂:城南污水處理廠,籌建6年何時了?
讓龍城人引以為傲的 “最靚麗的城市名片”汾河公園,南北景象大相徑庭:站立迎澤大橋左右回眸,清凌凌的水,綠瑩瑩的草;駐足火炬橋往南觀瞧,污水肆意流,荒草瘋狂長。何因?網友“葛海霞”在山西新聞網發帖尋根:“像城南污水廠的建設一樣,從提出計劃到付諸實施,項目進展較為緩慢,無法跟上城市發展進程,導致這樣的尷尬現狀一邊是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水進量不夠,是典型的大馬拉小車;一邊是城市污水大量排放,污染汾河。”
4次選址,4次變更,4次可研、環評、設計,哪來這么多的“4”?當我們把“4”看成“事”時,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假干不真干,小干不大干,虛干不實干。新華網網友“尛囡囝”犀利直言:“精神不振、作風懶散,執行不力、辦事拖拉,回避矛盾、怕擔責任,許多事情正是在這些人的操作下,失去了機遇,失去了人心。”
6年籌建至今仍未開工建設,20萬噸生活污水直排汾河,遺患何時除?當我們把“6”看成“流”時,就可從時光飛逝中覓得癥結作風漂浮,辦事拖拉,心思錯位。網民“我愛洪江古商城”在紅網發帖覓源:“原本是一件好事,"拖"久了會變成壞事;本來只是一個小問題,"拖"長了就會成大毛病。如果一任"拖"風滋長,必將貽誤事業。”
2年的合理工期轉瞬即逝,倘若再在籌建上打轉轉,城南污水處理廠只怕要胎死腹中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難怪大唐論壇網友“蘇格蘭”這樣急急直呼:“這個還有什么可籌建的呢???趕緊實施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