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污染源、改善河水水質、建設再生水廠……今年起,朝陽區將采取一系列河道治理措施,為北京最早的人工運河——蕭太后河清除污染。預計最晚至2015年,水質長期為劣V類的蕭太后河將實現還清。
據介紹,蕭太后河位于朝陽區南部,是一條重要的行洪排水河道,起點位于西大望路和弘燕路交會處東南,向東穿越四環路、垡頭西路以及十八里店、豆各莊、黑莊戶等地區,最后穿通馬路進入通州區界內,因遼代蕭太后主持開挖而得名,距今已有1000余年歷史。近年來,由于河道沿岸污染嚴重,曾經碧波蕩漾的蕭太后河成了附近居民眼中的“臭水溝”和“牛奶河”,水質長期以來都是劣V類。
河道深度治理,勢在必行。在前期調研摸底基礎上,朝陽區日前出臺了蕭太后河專項治理方案,為河道清淤。根據方案,深度治理蕭太后河的措施包括控制入河污染源和改善河水水質。經調查,蕭太后河通惠排干以西段沿線有污水口54處,每天入河污水5萬噸。其中,污水量最大的是四環路下暗涵、青龍河排水溝和翠城小區的3處排水口。朝陽區市政市容委將負責督促做好青龍河排水溝兩岸的環境衛生工作,杜絕垃圾入河;水務、環保、城管等部門聯動,通過執法手段對沿線的排污單位進行嚴厲查處,制止違法排污行為。
為有效控制蕭太后河入河污染源,朝陽區相關職能部門還將加強包括翠城小區在內的小區污水排放管理,并積極協調市排水集團研究制定四環路下暗涵的污水截流方案。
結合蕭太后河污水分布情況,朝陽區水務局還將在四環路暗涵、青龍河入口處以及翠城小區排水口等3個重點部位,通過在河道上安裝污水處理裝置,將河水及入河污水進行處理后回放到河道中,改善河道水質。此外,通過窯洼湖將水源6廠的退水引入蕭太后河,每日可補水約9600立方米,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水質。
另據了解,今年年底,垡頭污水處理廠(一期)將開工運轉,污水日處理規模為2萬噸,流域面積涉及44.6平方公里,可在一定程度上“消化”蕭太后河的污水。
按照規劃,蕭太后河最晚將于2015年之前實現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