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炎熱,用水需求增大,可是水壓低,高峰期水管空空,擰開自家水龍頭,卻是涓涓細流,有時甚至滴水不見,到底是何原因?如何解決用水難題?居民何時能正常用水?6月6日上午,鄭州市自來水控股有限公司作客《中原訪談》,暢談鄭州供水難題,并現場回答中原網心通橋微博網友的提問。
東周水廠輸水干管改造完成 6月5日已全面恢復供水
從5月下旬開始,由于引黃灌溉龍湖調蓄工程,鄭州東部區域實施大面積降壓停水,到底這個工程跟供水有什么關系,會對東區居民的供水造成這么大的影響?
“為配合引黃灌溉龍湖調蓄工程,自來水公司對東周水廠兩條直徑1.2米的原水干管進行改管施工,影響了供水區域內部分路段居民的用水,計劃實施三次停水改管施工。為了不影響高考期間居民用水,工作人員進行24小時不間斷施工,最終提前一天完工,已于6月5日下午全面恢復供水。”鄭州自來水公司客戶服務中心書記、副主任王惠說。
“供水低壓區”由三大原因造成
除了大型工程造成的臨時降壓供水,還有一些居民反映,自己家幾乎年年水壓低,被稱為“低壓區”,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大家說的‘低壓區’,規范的說是水壓偏低的區域,或是部分水壓偏低的現象,這種現象不是近兩年才有的,是一直都存在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鄭州自來水公司客戶服務中心書記、副主任王惠說。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城市框架的拉大,供水壓力年年增加,加上鄭州西高東低、南高北低的地勢,西部有柿園水廠,西北部、東北部、東部有石佛水廠,中法原水有限公司、東周水廠,而東南區域是所有水廠供水管網末梢區,所以在用水高峰時,東南區域用戶就會感受到水壓有偏低的現象。”
“還有一些老城區域管網改造比較早,管網管徑偏小,經過幾十年的使用,管材銹蝕、縮徑現象比較嚴重,另外有的新建小區實際使用的管網沒有嚴格按照原設計鋪設,滿足不了供水需求,造成了用水難。”王惠說。
劉灣水廠不能徹底解決“低壓區”供水難
據了解,劉灣水廠位于鄭州市十八里河以西、中州大道以東、南四環以北區域,建設供水規模為每日40萬立方米。
鄭州自來水公司客戶宣傳處處長賀春飚說,劉灣水廠已于2011年12月開工建設,建成后可以有效解決由于水廠分布不均造成的南部、東南部區域供水不足問題。
“劉灣水廠建成之后,供水低壓區可能還會存在。如做為老城區的管城區,供水管網并沒有大的改動。不過我們也會逐步進行管網的升級改造,計劃將東西大街的600mm供水管道改造成1米的管道。”王惠說。
鄭州每年增十萬以上自來水用戶 今年供水形勢更嚴峻
“鄭州市每一年新增的自來水用戶都在十萬戶以上,供水能力提升不是太大,但是需水量提高得很快,鄭州今年供水形勢會比去年更加嚴峻。”鄭州自來水公司客戶服務中心副主任王峰說。
“雖然現在劉灣水廠的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但劉灣水廠的設計要用南水北調的水作為水源,計劃要在14年南水北調通水之后,劉灣水廠才能投入使用。”王峰說。
據介紹,在劉灣水廠供水之前,自來水公司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和技術手段,來提升供水量,如對各水廠的供水區域進行微調,通過市政管網相關閥門的關閉開啟,讓原來沒有充分發揮供水能力的水廠能向更大的供水區域供水。
帝湖用水難需產權單位解決
有網友@心通橋微博反映,帝湖小區多層樓房水壓一年比一年低,5樓洗澡要等到晚上12點以后,6、7樓白天都用不上水,帝湖到底何時才能正常用水?劉灣水廠的建成會不會解決帝湖的供水問題?
“劉灣水廠是針對供水低壓區的南部和東南部建設的,建成后緩解的也是這兩個區域的供水問題,所以劉灣水廠的建成不會緩解帝湖花園的供水問題。”鄭州自來水公司客戶服務中心書記、副主任王惠說。
“帝湖社區的建筑分為別墅區、多層住宅區、高層三個區,原自來水公司的給水設計的是3條DN200管道,但現在只用了1條DN200管道,用來供應高層和多層兩個住宅區的居民用水,這是他們產權單位的問題。”
王惠說,另外,帝湖花園的入住率每年都在提高,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頻繁啟動,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進一步加劇了居民用水困難。大家都希望能盡快解決帝湖居民的用水難問題,建議帝湖花園的管理者到自來水公司申請新的管網鋪設,增加輻射力度,以解決小區居民的用水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