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天津市南水北調辦公室獲悉,2014年汛后南水北調中線將正式通水。在加快建設配套工程,保障通水順利進行的同時,針對近年來水源水質屢遭破壞的現象,天津市采取建地下箱涵、水渠周邊劃定保護區等措施,保護水源水質安全。
據天津市南水北調辦公室總工程師趙考生介紹說,南水北調中線天津干線工程全長155公里,其中河北省境內131公里、天津境內24公里,干線工程始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縣,沿線經過河北省保定市、廊坊市的8個縣市和以及天津武清、北辰、西青三區。自2008年動工以來,目前整個工程已經基本完工。“2008年11月17日,天津干線我市境內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2011年基本完工,天津干線天津段工程臨時占地已全部退還移交,北辰區、武清區界內的工程臨時占地復墾驗收工作已結束,西青區界內工程臨時占地復墾驗收工作還在進行之中。”
目前,天津市區內的配套工程正在抓緊建設,包括中心城區、濱海新區供水工程,西河原水樞紐泵站等多項工程都將在年內建成。2014年汛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正式通水,為了保障水質,天津將對水渠采取全封閉式管理,避免水源受到污染。天津市南水北調辦公室總工程師趙考生表示,南水北調中線實行的是全封閉的輸水方式,沿線經過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其中河南、河北是明渠輸水,但是明渠輸水也是全封閉的,和當地的河流都是立體交叉,一般的調水工程平面交叉的概念不同,南水北調中線的水渠和當地的水是完全物理隔開,所以外面的水進入不到南水北調輸水線路里,而且天津市從河北分水以后,是地下的箱涵,完全埋在地下,一直把水輸送到天津,所以說水質上幾乎沒有風險。
天津市南水北調辦公室環境移民處副處長陳紹強則表示,按照國家規定,在引水渠的兩邊,還將劃定保護區,杜絕以往水源河道周圍私蓋建筑、建工廠等行為。“因為咱們國調辦和環保部共同制定了一個水源保護的方案,而且對咱們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是有嚴格劃分的,因為在一級、二級保護區里它要嚴格限制各種建設行為,特別是對污染的企業是嚴格控制的,一級保護區就是在咱們渠的兩側50米以內劃做一級保護區,它是要求嚴格限制各種與輸水無關的企業,二級保護區是在它的范圍之外再延伸1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