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接到群眾舉報,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期間,從保定市排水總公司銀定莊污水處理廠、溪源污水處理廠運出的污泥,被直接傾瀉進西于莊村30畝耕地中。
保定市清苑縣臧村鎮西于莊村,一個深約10米的土坑,坑底原本是近30畝的耕地,種著成片的農作物,秋天彌散的是玉米香。如今,黝黑的污泥鋪滿坑底,陣陣惡臭籠罩了整個村莊;記者撿起石塊扔進污泥中,“撲通”一聲沉入坑底,耕地短期內復耕無望。遭遇污泥直排的還有該縣一處省農田示范區域。
近日,記者接到群眾舉報,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期間,從保定市排水總公司銀定莊污水處理廠、溪源污水處理廠運出的污泥,被直接傾瀉進西于莊村30畝耕地中。
專業人士稱,污水處理后,產生污泥;污水中原有的重金屬、有機物、細菌、有害微生物等,大半留在污泥里,業界稱之為“毒泥”;污水處理必有污泥處理。據保定市環保局介紹,由于保定市排水總公司未按規定采取防滲漏措施,每天數百噸的污泥“必將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及對地下水造成污染隱患”。
神秘“肥料”傾坑臭味襲村“從2012年7月甚至更早的時間,有兩輛黃色的自卸車把黑糊糊的泥卸在這個坑里,我們一直以為是人家為了種莊稼購買的‘肥料’。”來自清苑縣臧村鎮西于莊的村民賈先生告訴記者。“肥料”被運來伊始,就散發著惡臭,與傾倒地毗鄰的農田所有者一段時間內甚至還暗自慶幸,希望借助這些肥料,自己地里的莊稼也能有個好收成。
然而,兩個月后,結果大相徑庭,莊稼沒有得到“肥料”的恩惠,反倒是這些“肥料”散發的惡臭隨風飄到一公里外的村中,且愈演愈烈,大有惡臭圍村之勢。“想起那種臭味,都覺得惡心反胃,實在是太臭了。”村民說。
村民追查源頭“肥料”竟是污泥出于好奇,在2012年的冬天,西于莊村有村民拍攝到了“肥料”的來源和運輸過程。視頻中顯示,車牌號為冀F96958的黃色大型自卸車裝載了滿滿的“貨物”,從位于保定市銀定莊村附近的保定市排水總公司銀定莊污水處理廠、溪源污水處理廠的東門開出。車牌照受到泥土遮擋,然而印在車身上的白色牌照號清晰可見。
自卸車在行駛過程中速度并不快,沿途有黑色污泥隨道路顛簸掉出。幾十分鐘后,自卸車來到距離銀定莊污水處理廠19公里的清苑縣西于莊村。傾瀉地點位于西于莊村西南角的耕地中,該地此前曾經被取土,周圍形成了多個深約近10米的大坑。據當地居民反映,被傾倒地地面較為平整,占地約30畝,裝卸車將黑色污泥傾倒在了這里。
視頻內容很快在村中傳播開來,提起這個污泥坑,村民像躲避瘟神一般,飲水、日益增多的蚊蟲、令人作嘔的空氣更讓村民們擔心。
一年時間 30畝耕地變沼澤8月6日,記者找到了這個污泥坑,遠在該坑300米外,記者就聞到了腐爛的惡臭。在該村村民的帶領下,記者首先來到視頻中黃色裝卸車的傾倒地點,由于裝卸車受到了當地村民的阻撓,目前已經停止向這里傾倒,原來傾倒的污泥表層已經干涸,呈黑色顆粒狀。據村民介紹,污泥每次從該大坑西南角卸下,慢慢流入大坑底部,整個大坑底部已全部被黑色污泥覆蓋。
隨后,記者沿著大坑東南側一條小路走近底部,黑色污泥表面還有垃圾等廢棄物的痕跡。記者隨手撿起一塊磚頭向大坑內扔去,“撲通”一聲磚頭淹沒在黑色污泥之中,“這幾個大坑的深度是一樣的,對比旁邊那個大坑,現在這個坑里的污泥大概得有3米深。”村民說。
據當地村民介紹,這塊地承包給了村民李先生,經過平整之后,李先生前年還在坑中種了玉米等作物。2012年年中,兩輛黃色裝卸車開始每天來此傾倒污泥,每天3趟左右。
李先生一直在外打拼,目前已定居保定市區,得知承包的土地被傾倒了污泥他趕緊回村查看。此前,他并未授權任何單位對其承包的土地做任何處理。“如今這30畝耕地已經被污泥蓋滿了,就跟沼澤地一樣,根本沒辦法再種植了。想要恢復耕種就得把污泥清走,可是清理走也是一筆很大的費用,聽說污泥里含有很多有毒物質,清理走了之后這塊地還能不能種也是個未知數。”李先生無奈地說。
由于污泥直排存在極大隱患,西于莊村一名黨員告訴記者:“村里幾十米深的水井打出的水都有味,今年村里又重新打了深水井才稍有改善。蚊子、蒼蠅也格外多了起來,很擔心會不會得什么傳染病。”
李先生告訴記者,他曾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映此事,但遲遲沒有結果。
省農田示范區成“毒泥”新去向在李先生的多次交涉下,西于莊村的污泥傾倒暫時停止了,但污泥卻找到了新的出路。8月9日,記者在清苑縣大望亭村看到了另一處偷倒污泥的現場。載有污泥的黃色自卸車(車牌號為冀FF4486)從污水處理廠駛出后,在通往大望亭村的鄉村公路上停了下來,隨后右轉駛上鄉村公路,路邊公示牌上面寫著“河北省農村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2012年望亭鄉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項目”。行駛500米左右,自卸車將污泥倒入一個占地近10畝的水塘,污泥在水塘中迅速擴散。
排水總公司被罰兩次不改就傾倒污泥一事,16日,保定市環保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回復本報稱,保定市排水總公司的行為已經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保定市環保局出具的書面報告中顯示,該局在2009年制定了《保定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管理辦法》,要求排水總公司在保定市未建成污泥處理中心前,對傾倒點采取防滲漏措施,但污水處理廠并未遵守。市環保局曾兩次對其進行處罰,并將相關情況提交到了法院,等待法院審理執行。
報告顯示,2009年,市排水總公司在北市區楊村填埋污泥;2012年6月,在北市區徐河橋村附近傾倒污泥;2013年4月,又將傾倒點轉移到清苑縣西于莊村。每到一處,都引起周邊群眾極大意見。
亂倒污泥緣起處理不達標保定市環保局稱,保定市排水總公司現有污水處理廠3座(1996年建成投運2座、2008年建成投運一座),每天產生污泥300噸(含水率80%)。
保定市排水總公司兩座污水處理廠在投運之初每日產生的污泥均運至保定市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填埋。但2004年起,垃圾無害化處理廠以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含水率太高,達不到填埋標準、影響作業安全為由不再接收污泥填埋。此后,污泥開始被排水總公司運至市區周邊傾倒、填埋。
保定市排水總公司副總經理仝恩證實了此事。他承認污水處理廠對污泥的處理不達標,所以該公司委托了一家運輸公司對污泥進行運輸和傾倒,認為對方也負有責任。
但是,保定市環保局曾于2010年規定,有關污泥的處置問題要按“誰污染、誰治理,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執行,明確了保定市排水總公司是污泥處置不當的責任方。
對地下水及環境造成污染隱患據保定市環保局介紹,保定市排水總公司污泥處理中心建設項目已獲省發改委批復,有望在2015年建成。但在項目建成投運前,目前3座污水處理廠每天產生的約300噸污泥仍傾倒于安新縣及高新區周邊土坑內。由于保定市排水總公司未按規定采取防滲漏措施,每天數百噸的污泥“必將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及對地下水造成污染隱患”。
有了污染如何治理?保定市排水總公司向本報發來說明稱,將對問題妥善處理,但未提及具體措施。
相關鏈接市政污泥直排危害大城鎮居民生活會將各種各樣的污染物帶入污水中,市政污泥是城鎮污水污染物匯聚、凝縮之集大成,其構成十分復雜,可能具有已知全部類型的環境污染物: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持久性制藥污染物、多環芳烴、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環境外來物質等,此外還有大量的病原菌、病毒等,甚至還可能混入核廢物(放射醫學)。污泥不加任何處理的棄置、不合理的處置都可能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造成不可恢復的破壞和影響。
隨時間、地點、生活水平的差異,污泥構成變化極大,污染物的構成也會有很大不同,污染物濃度也會有高低之分,危害性也會有所區別;在特定的處置條件下,有的可能會在環境的可承受范圍內,而有的則會超出。
源自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主持的專業網站“中國水網”發布的《中國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分析報告(2012版)》稱,估計中國至少80%的污泥并未有效處理,而是直排于環境中。危害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