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的環巢湖治理項目,環巢湖地區生態修復工程于2012年11月啟動,并隨后獲得國家開發銀行100億元貸款支持。9月24日上午,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鄭之杰到訪合肥,在細雨中參觀了濱湖新區渡江戰役紀念館南廣場、塘西河口藻水分離港、南淝河大堤和長臨河鎮,并就巢湖治理和環巢湖生態示范區建設進行調研和座談。座談會上透露,今年巢湖藍藻的爆發次數、藻密度都只有往年的一半,藍藻總量大概只有往年的四分之一,環巢湖生態修復一期工程已經收到成效。
生態修復為巢湖“縫制”保護衣
作為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的環巢湖地區生態修復工程,合肥市計劃對巢湖的保護治理總投入高達502.5億元,涵蓋了水利、沿湖交通、環境治理、造林添綠、拆遷復建點、農業結構調整、土地整治7大類共計113個項目,所有與巢湖生態相關的因素,都有對應的工程和計劃,為巢湖生態體系貼身“縫制”了一件保護衣。
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詹夏來在座談會上表示,環巢湖地區生態保護修復,是生態建設、經濟發展、民生工程三個方面為一體的系統工程,一舉多得,對合肥乃至整個安徽都有重大意義,將對長遠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工程的實施,不僅改善環境,還將從城區防洪等方面產生綜合效益。在國開行的大力支持下,合肥將加快一、二期項目的實施,啟動三期項目的謀劃,完成巢湖污染治理,在“三河三湖”污染治理的國家戰略中,率先實現巢湖污染問題的徹底解決。
國開行百億資金助力巢湖治理
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鄭之杰昨天一行先后來到濱湖新區渡江戰役紀念館南廣場、塘西河口藻水分離港、南淝河大堤和長臨河鎮,直觀感受了治巢一年的成效。他表示,短短一年時間,巢湖治理就取得了這樣的成就,決心大、效率高、效果好,這得益于合肥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提供的經濟基礎,同時也得益于巢湖治理在體制機制、方式理念、技術工藝等方面的創新。“三河三湖”一直難以治理,巢湖要在“三河三湖”中率先實現污染問題的徹底解決,其積累的河長制、農業結構調整等經驗,將能被廣泛借鑒。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期項目開工后不久,國家開發銀行安徽省分行與合肥市人民政府在肥簽署《巢湖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為一期項目提供100億元貸款,并約定未來三年內,國開行安徽分行將為巢湖流域綜合治理提供總量200億元的融資支持。
鄭之杰表示,國開行將會一如既往的支持合肥對于巢湖生態水質的改造,并在資金上給予配套支持。
三期修復工程將還巢湖清水藍天
“環巢湖生態示范區建設是合肥的頭號工程,其他項目都可以壓一壓,為之讓步。”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吳存榮表示,合肥將從體制機制創新、整合資源、轉變發展思路、建設方式等方面,走出一條大型湖泊治理的新路子,力爭實現巢湖在“三河三湖”治污進程中的率先突破。“管好每一個項目,用好每一分錢。”
“截至8月30日,一期工程已經全部開工建設,完成投資44.77億元,累計有11個項目和國開行簽訂了32.35億元的貸款合同。”在昨天的座談會上,合肥市市長張慶軍介紹。
“今年夏天合肥連續39度高溫天氣超過了10天,但巢湖藍藻的爆發次數、藻密度都只有往年的一半。”張慶軍透露,一番改造過后巢湖整體水質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據悉,環巢湖地區生態修復工程一共分為三期,一期主要是治理入湖河道以及環巢湖防洪,二期是主攻水環境整治,而三期集中在湖區調水引流和流域面積控制,比方說引江濟巢、引江濟淮。
一二三期工程實施后,可實現綜合治理措施的全覆蓋,巢湖水質改善將取得顯著效果,能達到2015年至2020年國控斷面水質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