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頭實行在線控制,中間過程加大治理力度,末端環節嚴細處理,大連市“三管齊下”綜合整治近岸排污污染的成效年年都有新的進展。截至目前,全市入海排污口由135個減少至85個,入海排污口排放達標率由2009年的13.7%提高到67.2%,其中,企業排污口基本實現達標排放,為市民提供了清潔干凈的親??臻g。
地處遼東半島的大連市,是一座以重化工為主的老工業基地。如何破解既要發展工業實體經濟又要建設綠色生態城市的難題,大連市委、市政府的解決之道是:在加快傳統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加大綜合整治污染的力度。
為從源頭上解決工業企業污水超標排放,大連市逐步形成以掛牌督辦為抓手、以聯合執法為手段、以推進污染企業集中整治為目標的工作模式,對造紙、化工、印染、水產加工等重點水污染行業進行專項整治。同時,投入大量資金,建立全市在線監控系統,對重點污染源實施在線監控。目前,共安裝廢水排放自動監控系統47套。所有廢水在線監控數據按照國家數據傳輸標準,完成市里與省廳監控系統的對接,實現實時數據傳輸。由此,環保部門可以及時對超標排污、污染嚴重的單位進行限期治理,實現污水穩定達標排放。
建設污水處理廠是徹底改變城市生活污水不經處理直接排海而污染近岸海域水質的關鍵所在,也是完成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減排指標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大連市通過多種融資渠道,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步伐。目前,共建成29座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達113.8萬噸/日,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對已運行的污水處理廠,大連市強化對其監管,制定了運行管理辦法和污水處理費撥付與污染減排實際效果掛鉤的措施,以此約束污水處理廠的運行。對長期超標或超標嚴重的污水處理廠一律按上限處罰,對不達標的進行督辦整改。2011年達標污水處理廠比例由2010年的21.4%提高到65%。以往超標嚴重的開發區、旅順口區污水處理廠在2011年都穩定達標。
末端排污口也是大連市治理水污染的重點。近兩年來,市環保部門對中心城區北起振興路海灣大橋、南至小平島的大連灣海域和南部沿海海域135個入海排污口(不包括泄洪口),一個一個進行查驗,該廢的廢,該堵的堵,余下的排污口進行綜合整治。對位于污水截留管網下游或其他無法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市政生活污水,市里規定由附近重點企業承擔其相應的社會責任,對該部分污水進行達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