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20)日從南充市農牧業局獲悉,全市建成處理城鎮生活污水的凈化沼氣池達25萬立方米,年可處理生活污水3000萬噸。南充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增強。
市環保局專門對西河全流域污染源現狀調查顯示:西河沿線涉及20多個鄉鎮,經測算,每天每個鄉鎮大概要直排生活污水500噸左右。隨著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鎮生活污水和垃圾總量增長較快,而鄉鎮一級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直接構成對西河的嚴重污染。
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可謂刻不容緩,目前南充已經在大力開展這一行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積累了不少經驗,其中較為通用、效益明顯的方式便是厭氧沼氣池處理。
據市農牧業局農能辦負責人介紹,厭氧沼氣池推廣起來較為便捷,其采取的工藝相當于一個微縮版的污水處理廠。厭氧沼氣池分成很多單元,一般第一個單元里面含有沙石,污水在此處沉淀初步過濾,然后經過折流厭氧消化、厭氧過濾、兼氧過濾或接觸氧化,再通過消毒處理等程序,排出的水可達到排污要求。而且沼氣池還可產生沼氣和沼渣沼液,沼氣可作為居民生活用氣,沼渣沼液則可作為有機肥。
“建設厭氧沼氣池處理農村和場鎮生活污水不是建好池子就能解決問題的,還需要一整套較為完備的機制來運行。”該負責人認為,在場鎮一級可以考慮將自來水中的排污費作為專項基金來建設沼氣池,并成立專業的公司負責工程和設備的維護。而農村則可以考慮成立專業協會,負責戶用厭氧沼氣池的維護,協會可以從沼氣池產生的沼氣和沼渣沼液中獲利,并通過其他渠道獲取資金以維持運轉,此外,政府也可對協會給予資金支持。
該負責人還為利用厭氧沼氣池治理鄉鎮生活污水作了形象的總結:既要建好池子,這是硬件,又要有好的機制來運作,這是軟件,要軟硬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