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海鹽縣,有兩條“黃河”,一條是位于海鹽縣武原街道明珠村的白洋河,另一條是縣城西面的大曲浜。記者經過調查,發現這兩條被海鹽市民戲稱為“黃河”的河道泛黃可不是因為其中的泥沙,而是污染。環保部門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那是排入河水中的鐵離子在“作怪”。
河水發黏像“橙汁”
記者來到武原街道明珠村,向村民一打聽,就很快找到了這條河。白洋河在縣城東面,靠近海邊。站在慶豐橋上,腳下就是一汪黃水。河水沒有流動,因為已經被阻截成了“死水”。
除了顏色發黃,這水還很黏稠,記者拿容器舀了一點上來觀察,發現居然有點“掛杯”的感覺。這幾天這水的顏色不算“過分”,嚴重的時候更黃。當地人還給這條河取了一個名字:橙汁河。
村民還用污染的河水灌溉農作物
大曲浜在縣城西面,河道比白洋河寬很多,有20多米,而且,南北都和其他河道相通。以海興路上的迎賓橋為界限,越往南河水越黃,往北水的顏色則漸漸變淡。記者站在橋上向南望去,黃水顏色最深的地方已經接近橙色。家住附近的市民俞祖法告訴記者,大曲浜的水還會變色,有時黑,有時黃,有時也會變正常,“令人擔憂的是,附近的村民還會引大曲浜的水來灌溉農作物。”
工業廢水鐵離子是泛黃主因
按照環保部門的解釋,白洋河和大曲浜的水之所以會變黃,是因為酸洗廢水進入河道,里面的鐵離子發生作用,而廢水又是雨水太多時從污水管網中溢出流入河里的。那么,白洋河和大曲浜的污染該怪誰呢?“現在還在運行的企業都是符合規定的,企業也按要求把廢水排到了污水管網里。”縣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大隊長張海明告訴記者,海鹽的污水全部進入嘉興聯合污水處理廠,每到雨天,污水處理廠泵站負荷過大,這也會導致管網內的污水無法及時進入處理廠,從而引發外溢。
分散污染變成了集中污染
白洋河緊挨著的是明珠村振興工業園,記者在采訪時還能聽到機器運轉的隆隆聲。據海鹽環保部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當初在明珠村設立這個園區,是為了解決縣城東區拆遷小企業的安置問題。本想把標準件酸洗磷化企業集中在一起,以便解決污染問題,可沒想到,由于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污水管網配套不到位等因素,分散污染最終變成了集中污染。所以從2006年初,明珠村振興工業園建成之后,白洋河就難逃厄運了。
幾番整治幾番黃
“對振興工業園的環境污染,我們已經進行過很多次的專項整治。2009年的全面排查中,我們逐一對各家企業的污水處理、污水管道和雨水管網進行檢查,關閉了不符合規定的污染企業。”張海明告訴記者,雖然現在園區里剩下的4家酸洗磷化企業全部達到了整治要求,但由于海興路東段末端管網入口地勢較低,每逢雨天,那段路面就會出現大量積水。雨水進入污水管網,導致污水管網里的酸洗廢水外溢,所以白洋河已經是“幾番整治幾番黃”了。
張海明坦言,對白洋河的整治,環保部門之前也已經盡力,但它就像是頑疾,老是發作。“接下來,我們會出臺新的整治方案,提高酸洗磷化行業的準入門檻。到時候,要開相關的廠,必須符合更高的環保和其他方面的要求,然后再慢慢淘汰那些容易造成污染的企業。”張海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