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廣東省,下同)環保廳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去年我省江河水質的成績單——主要大江大河干流和部分支流以及珠三角河網區干流水道水質總體良好,但7.7%的省控江河斷面水質劣于Ⅴ類,屬重度污染。總體來講,全省有25.7%的主要江河斷面水質存在不同程度污染。
2002年以來省委作出了綜合整治珠江的決定,經過多年的整治,珠江分階段實現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年初見成效、三年水不臭,到去年“五年水基本變清”的目標,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昨日,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陳光榮坦言,珠江整治雖然取得了初步的、階段性的成效,但還是“低水平”的,全省的水環境質量與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相當的距離,特別是粵東諸河與惠莞深交接河流仍存在重度污染。今年,省環保部門將實施“南粵水更清”的行動計劃,掀起新一輪從珠江流域擴展到全省的主要流域的水環境綜合整治。
現狀
粵東諸河水質最差重度污染
環保廳昨天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省21個地級以上城市及順德區對72個集中式供水飲用水水源地開展了水質常規監測,結果表明全省在用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在全省主要江河中,74.3%的斷面水質優良(Ⅰ—Ⅲ類),82.1%的斷面水質達到水環境功能區水質標準;但有15.4%為Ⅳ類水質,屬輕度污染;2.6%為Ⅴ類水質,屬中度污染;7.7%水質劣于Ⅴ類,屬重度污染,也就是說全省有25.7%,即超過1/4的主要江河斷面水質存在不同程度污染。
如果從四大水系比較,珠江、韓江和粵西諸河水系水質相對較好,珠江水系68.7%為Ⅰ—Ⅲ類水質,6.0%劣于Ⅴ類,韓江水系87.5%為Ⅰ—Ⅲ類,粵東諸河水系水質最差,30.0%劣于Ⅴ類。
在支流方面,省環保廳透露,污染河段集中在惠莞深交接的龍崗河、坪山河、深圳河,以及粵東粵西污染的“老大難”江段——練江和小東江湛江段,總共5個江段水質屬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總磷和部分耗氧有機物。入海河口中,深圳河和練江河口的水質最差,均劣于Ⅴ類,占全省的11.8%。主要污染物有氨氮、化學需氧量等,屬生活型的污染。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陳光榮特別提到,盡管淡水河、石馬河、深圳河的水質目前還不太理想,但通過這幾年加大處理,水質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今后將會督促深圳方面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確保這三條河流的水質改善。
探因
污水管網滯后畜禽偷排成“元兇”
據了解,上述幾條重度污染河流,特別是深莞惠跨界河流——淡水河、石馬河(以下簡稱“兩河”)的污染整治一直備受關注,其中“兩河”不但連續多年被省環保廳、監察廳聯合掛牌重點督辦,也是省人大常委會今年監督重點之一。經過多年整治,部分河段黑臭現象已得到消除,但一些斷面水質改善不明顯,甚至有惡化的趨勢。
“由于管網建設滯后,導致污水有效處理能力‘打折’。”最近,當地環保官員向筆者坦言,深圳坪山河流域唯一的上垟污水處理廠(22萬噸),由于截污管網不完善,導致實際進水量僅為8萬噸,流域仍有約1/3的污水直接排入坪山河。由于配套支線管網不完善,深圳龍崗河流域橫嶺污水處理廠二期(40萬噸)和橫崗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10萬噸),進水COD濃度偏低。惠州淡水河流域良井、三棟和潼湖流域潼湖、潼僑、鎮隆等5個鎮的污水處理設施,也未能按計劃建成運行。
省環保廳要求,在今年6月30日前基本完成“兩河”各項整治工作,但目前各交接斷面水質離省確定的年度目標仍有一定差距。除此之外,據記者此前多次采訪,由于污水管網無法蔓延到村鎮,禁而不止的禽畜養殖所產生的大量糞便及污水常常直接排放,也是粵東和深莞惠跨界河流氨氮污染嚴重的“元兇”。
對此,陳光榮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特別強調,今年“南粵水更清”的行動計劃中,將加快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的建設,2015年污水處理要達到2200萬噸每日,配套管網1.2萬公里,今年要實現“兩個一百”的目標,即100萬噸的處理能力和1000公里的配套管網,珠三角中心鎮全部建成污水處理廠。此外,加快廣州珠江河段淡水河、石馬河、深圳河等重點流域的系統整治,對超標河流實施嚴格的流量、總量控制,確保水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并力爭今年淡水河從劣Ⅴ類水提升到Ⅴ類水,到2015年達Ⅳ類水標準。
計劃
醞釀“南粵水更清”治水將拓至全省
從全省來看,廣東正在制定并將在今年實施“南粵水更清”的行動計劃。陳光榮昨日透露,這個行動計劃從范圍上將從珠江流域擴展到全省的主要流域,以珠三角流域為主,也包括韓江流域,還有粵東、粵西支河流域,從城市擴展到鄉村,從河流的主干流擴展到支流和河涌。“目標就是將以前治理水污染主要目的是改善水環境質量向水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和河流生態系統健康恢復轉變。”
在治水的措施上,省環保廳將推進六大重點工程,包括源頭活水工程,確保廣東的江河源頭碧水長流,加強對產業轉移園污染的控制;飲水甘甜工程,確保飲用水源100%高質量地穩定達標;碧水交界工程,也就是要推進跨行政區域河流的整治,確保跨行政區的交界面水質能夠達到規定的要求。
環保部門還將通過增值提效工程,也就是加快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配套管網的建設;并加快重點流域的系統整治,通過健康清水工程,全面推進污染河涌綜合整治,生態河岸等生態修復工程。
此外,為保持供港供深飲水安全,陳光榮表示,目前在東江主流和干流上建設了幾十個監測站點,對東江水質進行全面的全天候的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使東江水質一直保持在良好的狀態,優于國家二類。接下來還將從源頭上限制水污染項目建設,其中一些排放污染量比較大、污染物比較多的項目禁止建設,對違法排污企業嚴厲查處,加強對東江支流石馬河、淡水河的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