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遏制水污染、保護水資源、重建水生態的要求,加快水環境治理,使全鎮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改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昨天下午,王江涇鎮水環境綜合治理大會提出了打好水環境治理攻堅戰、建設“水鄉生態現代田園小城市”的目標。
水域面積10萬多畝的王江涇鎮擁有得天獨厚的濕地資源,也飽受水環境污染的困擾,其中影響最大的要數噴水織機廢水污染。據王江涇鎮環保辦工作人員介紹,該鎮目前建有12座廢水集中處理站,還將繼續通過新建和擴展集中站點的方式,提升廢水處理能力,接納更多散戶噴水織機廢水入網集中處理,并對拒絕入網的散戶噴水織機逐步實施淘汰處理。
噴涌而出的廢水,流經河道,讓原本清澈的河水變成“牛奶河”,這樣的畫面在區環保執法人員治污過程中時有看到。噴水織機為秀洲區北部三鎮(新塍鎮、王江涇鎮和油車港鎮)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造成了水環境污染的惡果。早在2008年,秀洲區就著手整頓散戶噴水織機,提出了“先大戶、后小戶”,“鼓勵淘汰、以集中建站為主、能聯則聯、控制單建”的治理思路,累計建成集中處理站20座,淘汰散戶噴水織機5000多臺,完成了3344戶共計47453臺噴水織機的污染整治,北部水環境質量得以明顯改善。
正視噴水織機廢水對水環境造成的危害之后,北部三鎮分別投入到整治廢水污染的“戰斗”中。截至目前,油車港鎮已累計投入約4200萬元,建造并投入運行污水處理站6座;王江涇鎮已累計投入約6500萬元,建造并投入運行污水處理站12座;新塍鎮已累計投入約5780萬元,建造并投入運行污水處理站2座。北部三鎮累計投入資金超1.6億元,建成并投入運行20座噴水織機污水處理站,對噴水織機污水進行集中處理。王江涇鎮廊下、雙塔、范灘、虹陽處理站,油車港鎮上睦處理站,新塍鎮來龍橋處理站等新建或擴建項目也已完成招標或已開始土建工作。
記者從區環保局了解到,盡管現有的20座噴水織機污水處理站運行良好,但噴水織機分布面較廣,仍然有漏網之“水”。為解決這一問題,秀洲區今年還在規范原有20座噴水織機污水處理站運營管理的基礎上,計劃投入近8000萬元用于新建和擴建噴水織機污水處理站28座,新建提升泵站64座,鋪設管線108.5公里,力爭實現噴水織機廢水處理全覆蓋。
近年來,北部三鎮都在積極探索出臺鼓勵噴水織機淘汰和轉移的相關政策。王江涇鎮政府組織骨干企業到江蘇泗陽、濱海等地考察,尋求治水良策。油車港鎮對主動一次性淘汰全部噴水織機的散戶(20臺以下),給予每臺1000元的一次性獎勵,并簽訂協議取證存檔。新塍鎮大力開展淘汰落后產能行動,通過擠壓噴水織機散戶的生存空間,加快散戶淘汰進程。
在遏制噴水織機廢水排放的同時,秀洲區還將繼續加大監管力度,健全噴水織機長效治理機制,進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確保噴水織機治理工作取得實效。加快完成污水處理站的建設,通過已有處理站擴建、污水管網延伸、新建處理站、聯建處理設施等辦法,深入推進噴水織機污水治理進程,力爭早日全面完成散戶噴水織機污染治理。在加強環保執法力度的基礎上,還將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村級環保組織,加強對村級環保人員的業務培訓和素質教育,提高村級環保隊伍的整體素質,充分發揮農村基層環保隊伍在噴水織機廢水污染整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