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填埋場和高爾夫球場,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場”由于對地下水環境的共同危害被聯系在了一起。
在即將全面啟動的全國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調查評估中,垃圾填埋場和高爾夫球場作為重點污染源被列入調查對象范圍。
9月21日-22日,環保部和國土部舉行了第二屆全國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調查評估的培訓班,為在全國各省(市)開展不同程度的地下水調查評估工作做準備。
根據與會環保專家介紹,為了落實2011年10月28日發布的《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2011年環保部會同國土部、水利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通知,在“十二五”期間啟動全國地下水基礎狀況調查評估工作,并于2011年率先在北京、山東、貴州和海南4個試點開展地下水調查評估。
“2012年將地下水調查評估工作擴展到全國,前述4個試點省(市)將擴大地下水調查評估的工作范圍,同時非試點省將啟動‘雙源’(地下水飲用水源和重點污染源)地下水調查評估。”前述專家介紹。對于4個試點省,國家要求在全省(市)范圍調查地下水水源地、垃圾填埋場、危險廢物處理場、礦山開采區、石油化工生產銷售區、農業污染源、高爾夫球場、重點工業源這8類“雙源”的地下水環境狀況,其中每種類型的調查對象不少于一個。
同時,國家要求試點省(市)要選擇一個典型地市(區、縣)對滿足調查對象篩選原則的所有數量的集中式飲用地下水水源地或兩類污染源進行調查評估。以北京市為例,國家要求北京在海淀區開展地下水調查評估,調查對象為城鎮集中式地下水飲用水源地、石油化工生產銷售區、垃圾填埋場。
“相比之下,非試點省由于是首次啟動地下水調查評估,因此它們的任務要輕一些。非試點省至少選取‘雙源’的一種類型進行調查評估。”前述環保部專家介紹,它們將于2013年像試點省一樣全面啟動地下水的調查評估。
根據兩部委的安排,在查清水質現狀和污染成因基礎上,將選擇污染嚴重、代表性強的典型案例區評估地下水污染趨勢和健康風險,對于健康風險較大的典型案例制定修復目標和方案,形成完善的調查評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