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中央和河北省委作出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以來,河北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從河北省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水生態惡化的實際出發,以河北省被確定為全國先行試點省為契機,積極推進依法治水,嚴格控制用水總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嚴格控制入河湖排污總量,加快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一年多來已初見成效,但重視程度不夠、管理體制不順、投入不足等瓶頸仍待突破。
——“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勢在必行
據統計,河北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05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僅307立方米,遠低于國際公認的人均500立方米“極度缺水標準”。近年來,受天氣變化和人為因素影響,河北自產水資源總量和入境水資源量比上世紀50年代分別減少了58%和77%,而用水量由40億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200多億立方米。來水量的減少和用水量的增加,引發了河湖萎縮干涸、濕地大幅退化、入海水量劇減、地下水嚴重超采、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等嚴重問題。缺水已從資源問題上升為民生問題、社會問題和生態問題。
而且,河北水環境質量依然不容樂觀。近年來,全省河流水質總體為中度污染,重點河流監測斷面劣五類水質仍達到1/3,除一般性污染物超標外,同時伴有重金屬化學品類超標;149個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僅為27.5%,部分湖泊、濕地甚至著名景區水體污染嚴重。近岸海域環境質量下降,局部海域貝類體內石油烴、砷的殘留超標,未實現達標排放的陸源入海排污口比率達55%。
為此,河北省去年出臺了《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力爭通過5年的努力,建立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和控制指標、實時監控、考核評估“三個體系”,基本形成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框架。
根據意見,到“十二五”末,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226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與現狀相比降低27%,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7;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60%。到2020年全面建立和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水資源合理配置格局基本形成,用水效率和效益顯著提高,水環境質量和重點地區水生態狀況明顯改善,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控制,經濟社會發展用水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
——實施成效初顯
第一,深化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城鄉水務一體化管理初步形成。在省級實現城鄉水資源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統一取水許可、統一水資源費征收和統一節水管理的基礎上,各地水務管理一體化改革扎實推進。截至目前,已有9個設區市、128個縣(市)掛牌成立了水務局,初步實現了對城鄉供水的統一管理,其中石家莊、承德、衡水、邢臺等市水務局實現了供水、用水、節水、排水、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等涉水事務一體化管理。
第二,強化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積極落實用水總量控制制度。按照“控制增量、減少總量、許可替量”的原則,各地嚴把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審批關,保證了建設項目取水的科學性、合理性。去年完成新、改、擴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18個,批準取新水量4513萬立方米,其中非常規水量1145萬立方米,占新水量的25.4%。重新劃定地下水禁采和限采范圍,削減地下水超采量;從嚴控制自備井建設,集中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一律不審批新的自備井;對取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暫停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
第三,強化用水效率控制,積極落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去年全省實現萬元GDP用水量下降9.3%,節水器具普及率提高9.5%,非常規水利用率提高2.9%。為加強對高耗水行業的節水管理,今年上半年開展了高耗水服務業用水專項檢查活動,掌握了171家洗車場所、144家洗浴場所、29家游泳場館、33家高爾夫球場用水情況,對高耗水行業用水戶取用水源、計量安裝、計劃用水、節水型器具、繳納水資源費、水循環設施建設與使用情況進行了檢查,依法查處了相關違法行為。
第四,強化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管理,積極落實水功能區限制納污制度。針對河北省水污染嚴重、水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大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力度,科學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從嚴核定水域納污容量,嚴格控制入河湖排污總量。在全省七大水系全面實行跨界斷面水質目標考核及生態補償制度,制定了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采取調水措施,改善了白洋淀、衡水湖等濕地的生態環境。開展水土保持,以小流域為單元,實施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00平方公里以上,有效保護了水土資源,改善了生態環境。
——多重瓶頸仍待突破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農業和農村工作委員會調研發現,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仍待突破多重瓶頸。
第一,部分干部群眾對水資源的現狀和嚴格水資源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是河北的基本省情水情。河北的突出問題是資源型缺水,現實矛盾是人多水少,基本狀況是缺水嚴重、浪費嚴重、污染嚴重三者并存。這種狀況不改變,水資源難以承載,水環境難以承受,人與自然難以和諧。目前,河北不少干部群眾對水資源嚴峻形勢和嚴格水資源管理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到位,缺乏危機感、緊迫感;有的領導對嚴格水資源管理重視不夠,對落實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四項制度”缺乏自覺性、堅定性,致使河北省水資源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用水方式粗放、超采嚴重、浪費嚴重、污染嚴重、水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依然突出。
第二,一些地方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地方水資源管理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等問題。創新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是嚴格水資源管理的重要保障。目前還有少數市、縣水資源管理存在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的問題,未能實現城鄉水資源統一管理,不同程度存在著多龍管水、政出多門現象。有的地方雖已理順水資源管理體制,但城鄉水資源統一管理職能落實不到位,尚未實現對供水、用水、節水、排水、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等涉水事務的一體化管理,存在著主體不明、責任不清、職能交叉問題。
第三,有的地方對嚴格水資源管理、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投入明顯不足。從調研中了解到,有的地方政府未按國務院和河北省政府的意見要求,將水資源管理納入公共財政的重點領域,建立嚴格水資源管理、建設節水型社會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未將水資源管理人員經費和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目前不少市、縣水資源管理機構仍是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由于經費沒保障,水資源管理人員只有依靠水資源費維持正常工作,致使水資源費未按規定用于水資源的保護、節約和管理。
第四,水資源管理法制建設工作急需進一步加強。目前水資源管理立法不適應嚴格水資源管理的需要,有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配置、節約用水、地下水管理、水功能區監督管理等方面法規規章急需制定,水土保持、水利工程管理等法規急需修訂。水資源管理執法存在點多面廣、執法任務繁重,以及執法機構不健全、執法力量不足、執法經費不落實、執法裝備相對落后等諸多突出問題。由于對河北省情水情和水資源法制的宣傳不夠,致使一些干部群眾的水憂患意識、水危機意識、節約保護意識和水法制觀念還比較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嚴格水資源管理工作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