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溫柔時,她是文明之母;憤怒時,她又是洪荒猛獸,她的“一舉一動”都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因此,確保城市供排水的暢通,保證市民的飲用水安全,是一個城市在發展和進步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在我市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步伐中,市水務局挑起了水環境治理的大梁,并為此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近日,市水務局紀委書記、機關黨總支書記王向東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就相關工作進行了闡述。
“市水務局全體干部職工高度重視宜賓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工作,內部分工明確,細化了各科室在創建工作中的職責和任務,落實各項有關創建任務。”王向東說,市水務局認真落實 “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把認真開展落實好這三項制度作為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規范審批窗口行政行為的重點。今年來,未出現一例審批項目超過承諾時限和發生行政審批投訴的現象,群眾滿意率達100%,還收到了70多封感謝信。
“針對不同情況,我們做了許多切實有效的工作。”王向東告訴記者,市水務局狠抓城市供排水和節能減排工作。一是認真做好城市供水工作,確保用水安全。今年上半年,鋪設DN10—600供水管道21.39公里;開展了兩次三江九河20個斷面,包括縣城飲用水源地的水質監測工作,水質均達到Ⅲ類水標準。二是維護管理好排水設施、保持城市的排水暢通。1—8月,累計清理泄水篦共3580塊,清淤維護下水道主管7978米,清淤維護疏浚支管道3157米,新安裝排水檢查井35座、泄水進水井50座、泄水篦50套。三是做好污水處理節能減排工作。全市水環境治理工程已完成雨、污水提升泵站建設,工程雨水管網建設已完成工程量的70%,污水管網工程建設已完成工程量的60%。今年1—8月建成污水管道3.5公里,雨水管道2公里。
在市水務局的工作中,不僅對公共設施用“加法”,也對影響水環境行為用“減法”。據王向東介紹,市水務局持續深化水環境治理工作,對我市現有398座水庫派專人負責各自的水環境監督治理工作,共搬遷和取締飲用水源保護區范圍內養殖場23戶,取締網箱養魚1165只,全市飲用水水源水庫和備用水水源水庫已無網箱養魚,飲用地水源水質得到了改善;對全市承擔有供水功能的全部75座小型水庫進行了水質監測工作。同時,加強對水庫大壩和水庫周邊的垃圾進行清理,對水庫水面漂浮物進行打撈。水庫水質逐步走向好轉,達到了“治理一座水庫、還百姓一湖清水”的水環境面貌,實現了“還城鄉碧水、建美好新宜賓”的工作目標;今年以來,又進一步加強了對河道水面漂浮物的打撈治理。在全市范圍開展了集中治理行動68次,共出動打撈船1300艘次,人員4300人次,打撈治理水葫蘆、浮萍、垃圾等水面漂浮物11000多噸,使全市水環境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積極主動地健全應急管理機制,也是市水務局工作的重點。幾個月前,宜賓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洪災,市水務局及時提供了大量儲備物資,保障了應急搶險工作的有序開展。王向東說,市水務局高度重視該項工作,成立了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并在基建站設立了應急辦,負責日常事務,還設立了24小時值班電話。同時,編制完成《宜賓市水務局安全生產應急總體預案》,并由各相關科室站分別編制完成水利、地電、水產、基建、防洪、供排水等專項應急預案,共16種。此外,成立了水利工程、地質、電氣、供排水等11個專業共83名專家的應急專家組和應急救援隊伍,按要求進入宜賓市突發事件應急指揮系統。
在下一步工作中,王向東說,市水務局將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進一步加大目標督查考核力度,加大協調溝通力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