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嘉興市秀洲區王江涇鎮宇四浜村李大媽,從自家壓井里打出清澈的井水,邊洗衣物邊對記者說:“以前井里打出的水又黑又臭,現在各村都有生活污水處理站,地下水變清了。”
今年8月,宇四浜村生活污水處理站投入運行,每天處理生活污水400噸。據了解,該污水處理站采用先進的膜生物反應器技術,經集水池、水力篩、調節池、缺氧池、曝氣池、膜生物反應池接受凈化到最后排放,各道工序由電腦控制。經凈化再生的水水質優良,節能減排效果明顯,每年可減少COD(化學需氧量)排放量130噸,減少氨氮排放量26噸。目前,王江涇城鎮87%的生活污水,進入管網集中處理,當地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接著,記者來到秀洲公園,見到8個一立方米大小的落地箱子。這些箱子對河水治理有何作用?專家鐘路華解釋,箱子里裝的是微生物,河水流經這些箱子,水體中的微生物濃度可呈幾何式增長,大大增加水體的活性,而微生物的主要作用便是消耗水中的氨氮和總磷。
“經半年試運行,秀洲公園水體中氨氮、總磷含量明顯下降,說明這個技術對凈化水質具有很好的作用。”區環保局有關負責人這樣說。
今年以來,嘉興市提出要科學治水、合力治水、全民治水。但愿浙北這片著名水鄉水質越來越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