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作為一家大型的中央企業,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將社會效益作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國投集團董事長王會生強調,企業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企業的社會責任關系到社會的健康和發展。
國投北疆發電廠,將一片寸草不生的鹽堿地“變成”了每年發電110億千瓦時、淡化海水6570萬噸、新增原鹽50萬噸、提供環保建材100多萬立方米、節約建設用地22平方公里的項目。實現了循環、低碳、綠色發展,促進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和諧發展。
北疆電廠 主力調峰
據了解,國投北疆發電廠作為首批20個重大工業項目之一,北疆發電廠循環經濟項目已從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單位躍升為國家工業循環經濟重大示范工程,成為發展循環經濟的排頭兵。
北疆電廠百萬機組配套大規模海水淡化屬世界首例,海水淡化對市政系統供水在國內是首次,創造了“電-水-鹽”聯產循環經濟模式。
據北疆電廠相關人員介紹,該項目采用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高參數、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的“超超臨界發電技術”。
一期工程實現每年生產120億千瓦時電能,不僅成為京津唐電網重要的電源支撐點,并使華北地區用電緊張狀況得到有效緩解,還擔著華北電網的主力調峰重擔。二期建成后,發電量將再翻一番。
海水淡化 惠民惠企
海水淡化則是北疆循環經濟的重要環節,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北疆電廠是全國第一個實現大規模向城市供淡化海水的項目,現在正式送入漢沽市政管網,各項水質指標符合國家標準,每年可提供淡化海水6570萬噸,除10%自用外,其余90%全部向社會供應。
北疆電廠成為首個大規模向社會供水的海水淡化企業,為淡水資源匱乏的天津的經濟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除了緩解了天津的水資源匱乏問題,濃海水制鹽,海水實現零排放也是北疆項目循環經濟優勢的最大亮點。海水淡化后的濃縮海水引入天津漢沽鹽場,可以大大提高制鹽效率。一期工程鹽場年產量可提高50萬噸。
海洋化工,制鹽母液進入化工生產程序,生產氯化鉀、氯化鎂、硫酸鎂等市場緊缺的化工產品。至此,海水實現零排放。采用濃縮海水制鹽的同時節省22平方公里的鹽田用地,為濱海新區的新一輪開發、開放提供寶貴的土地資源。
北疆電廠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延伸,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將社會效益貫穿始終。為企業,為社會走出了一條“綠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