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在國務院“水十條”剛剛發布之際,長春市姜治瑩市長帶領環保、建委等部門負責人,深入北郊污水處理廠擴建及提標改造工程、串湖污水處理工程和伊通河城區段吐口截污工程等水污染防治重點工程建設工地,現場辦公破解難題,研究推進“水十條“對接工作。
姜治瑩一行先后到伊通河自由大橋南的鲇魚溝吐口,實地考察截污工程推進情況,要求相關設計施工單位,要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全力推進伊通河改造進度;在北郊污水處理廠擴建及提標改造工程、串湖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現場,逐一了解工程進度、當前建設瓶頸等問題。目前,北郊污水處理廠擴建及提標改造工程已全面復工。工程涉及的初沉池、二沉池等已基本建成,預計擴建工程將于年底全面竣工,屆時北郊污水處理廠日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78萬噸。同時,西部串湖污水處理工程也在全力推進中,該工程將于今年年底建成,屆時可日處理污水20萬噸。
姜治瑩強調,這幾個項目的進度,事關整個伊通河流域治理成效,各方面要進一步落實責任,創新工作、克服困難,確保工程保質保量、按期投入使用。同時,各方面要按照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的“水十條”要求,抓緊進行對接,確保伊通河綜合整治達到國家要求。不僅要努力讓污水達標排放,更要在水資源循環利用上下功夫,研究利用中水進行農業灌溉、城市綠化、水體改造等的可能性。
姜治瑩最后強調,“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涉及水環境治理,更要與大氣污染防治、城市綠化建設等協同推進,形成合力。”要求各方面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對城市負責、對歷史負責的精神,全力推進相關工程進度,盡早發揮作用。統籌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的“加減法”。加法,就是要落實好年度新建續建公園、“兩橫三縱”快速路沿線綠化美化、石頭口門庫區上游濕地、蓮花山還濕還林還水等重點工程建設,全力以赴增綠量,擴大城市生態空間;減法,就是要抓緊完成城區小鍋爐治理、淘汰“黃標車”、工業粉塵和工地揚塵治理、秸稈“禁燒”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程,共同守護好城市的生態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