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環保局獲悉,在全省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考核中嘉興市主要交接斷面水質達到合格水平,從而摘掉了2011年度全省交接斷面水質考核唯一不合格市的“帽子”,67個市控以上斷面主要污染物高錳酸鹽指數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9%,飲用水源地水質改善率達到27.1%。這是嘉興市在重拳治理水環境中取得的初步成效。
為了遏制水環境不斷惡化的趨勢,提升改善水環境質量,嘉興市去年9月召開了“治水大會”,成立了市治水辦,全面推行“河長制”,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市直機關各部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建立和完善生態市建設目標責任考核及獎勵辦法。同時,加大了財政投入力度,當年市本級財政環保支出達1.4億元,獲批省級和中央環保專項補助資金6815.67萬元,比2011年增加61%。
建立水環境巡查機制,摸清全市水環境污染底數。去年全市共開展30多批次水環境巡查,航程達3000多公里,布點采樣500多個,排查出工業企業、農業面源、城鄉生活等各類排污口和雨水排放口18311個,總排放量6.23萬噸/日,準確判定了嘉興市水質污染的主要來源和分布特性。“我們建立了水環境檢測和發布機制,對16條市級河道設置了71個斷面開展高錳酸鹽、氨氮、總磷等指標檢測,實現水環境信息共享。”市環保局負責人說。
在強化減排措施方面,全市2012年實施工業和生活減排項目174個,相當于“十一五”期間全市減排項目的一半;淘汰印染產能2073萬米,直徑3米以下水泥磨機產能170萬噸,酸洗磷化和化工行業產能4.37萬噸。重點縣(市、區)畜禽養殖總量得到有效控制,2012年全市生豬養殖量同比下降22萬頭。
去年,嘉興市全面開展重點行業整治。電鍍行業整治目前已取締3家,關停18家,整治提升39家,開工建設4個電鍍聚集區。同時完成了印染、制革、化工和造紙四大行業整治方案編制,嘉興市政府將四大行業整治列入生態市建設考核和全市年度重點工作。
不斷完善環境準入機制,推進產業結構調整。2008年以來,市環保局共否決項目1000多個,累計投資額400多億元。同時制定服務發展機制,開展排污權抵押貸款業務。目前,全市有5家銀行開展排污權抵押貸款業務,抵押貸款74筆,累計金額2.07億元。排污權有償使用率達到71%,累計3259家企業開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有償使用和交易資金9.2億元,金額總量占全省的54.8%。
“嘉興水環境治理形勢依然嚴峻,我們要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下更大的決心推進水環境治理,特別是對農村養殖、工業污水的治理,全面推進嘉興生態文明建設。”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去年嘉興市空氣優良天數347天,其中優級天數85天,同比增加6天;全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9.7%、4.8%和16.7%,各縣(市)城區環境空氣優良率均達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