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開始,浙江省富陽市連降暴雨,從6月3日到15日,連續的降水達到了362.3毫米,富春江水位達到8.98米,超過警戒水位0.98米,這是富陽繼1997年“7·11”洪水之后的最高水位。
暴雨洪澇災害往往是各類環境安全隱患及污染事故的高發期,為防患于未然,消滅環境安全事故于萌芽狀態,富陽環保部門積極行動,主動做好洪水前、洪水時、洪水后的環境監督工作。由于防范到位,今年洪水期間未發生環境污染事件。
洪水來臨前我們怎么防?
今年汛期來臨前,富陽市環保局全面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對全市化工、電鍍企業,各類尾礦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上游、富春江沿岸等敏感區域排污企業展開全面排查。把汛期可能影響到的企業排污設施作為檢查重點,發現企業存在老化、腐蝕、破損的排污設施,立即要求更換、加固。開展化工企業原材料堆放場所檢查,督促企業及時處理危險固廢,實現危險固廢“零庫存”,杜絕原材料露天堆放。對汛期可能涉及環境安全的企業,經報請市人民政府同意后,對其實施停產整治。
汛期來臨前,富陽市環保局出動執法人員760余人(次),檢查各類企業300余家,下達整改意見書45份,停產整治12家,全面完成了重點區域洪水來臨前的督察。
洪水來臨時我們怎么干?
為防范企業利用洪水期間將處理不達標或沉積多時的廢水、廢液直接通過管道排于洪水之中,富陽市環保局一方面通過前期檢查,準確掌握企業的污染物排放及庫存情況,做到對癥下藥。另一方面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利用白天巡查,夜間、雙休日突擊檢查,與當地鄉鎮、街道政府聯合檢查等方式,冒雨開展執法檢查,督促企業自覺排污。履行了企業自查到位、環保檢查到位、政府督察到位的“三到位”制度,確保洪水來臨時無重大環境污染發生。
富陽環保局嚴格執行突發環境報告制度,洪水來臨時,堅持24小時值班,聯合港航部門對富春江流域進行巡查,積極打撈江面漂浮的危險廢物。一旦發生突發環境事件,在迅速趕赴現場處置的同時,按照相關規定,第一時間向人民政府和上級環保部門報告。在處置“6·4”建德苯酚泄漏事故、“6·8”杭千高速碳酸鋇運輸車交通事故等環境應急事故時,富陽市環保局均能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果斷有效進行處置,富陽市環保局現場處置組、技術指導組、環境監測組3個事故應急處置小組,均能在第一時間展開調查,第一時間展開監測,第一時間上報信息,第一時間展開處置,為市委、市政府正確決策提供依據,圓滿完成應急處置任務。
洪水退卻后我們應干什么?
隨著汛期漸漸遠去,富陽市環保局緊緊抓住洪水對全市“一江十溪”水體凈化的功能,抓住水環境污染“問題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的事實,由富陽市環保局局長吳祖仁親自帶隊,對“一江十溪”進行調研,同時對污水排放企業實施重點監管,對企業雨污分流、應急池使用狀況等進行重點檢查,確保企業污水達標排放。
涉及洪水影響企業,富陽市環保局及時聯系相關技術部門對企業損壞的儀器、設備進行維修,以最短時間予以恢復。在這次洪水中,4家造紙企業的在線監控設備由于進水全部損壞,富陽市環保局及時聯系運維公司到現場進行搶修,使企業的損失降到最低,受到企業主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