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55歲的漳河新區漳河鎮雨淋村黨支部書記靳其華,來到漳河岸邊,參加第九屆金龍泉感恩漳河日暨倡導護水節水萬里行活動。被譽為“布衣河長”的靳其華,連續九年來,一直在為保護母親河而奔走。
漳河全長202公里,發源于襄陽市南漳縣境內,流經宜昌遠安、荊門。2014年,荊門市環境保護委員會和英博金龍泉啤酒(湖北)有限公司聯合聘請來自荊門市漳河水域41個村的主要負責人擔任漳河水源環保義務監督員,推動建立全民參與水資源保護的社會機制。2016年,漳河水庫環境監管協調小組決定,將漳河水庫全流域91個核心村的主要負責人聘為義務監督員,荊襄宜三地五個縣市區聯手組建漳河流域鄉村環境管理網絡,發揮義務監督員在漳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宣講員、示范員、監督員和聯絡員的作用——這些義務監督員,被稱為“布衣河長”。
靳其華介紹,他九年前開始投身到保護漳河的行動中,“2014年,金龍泉公司和政府部門為我們發了證書,算是名正言順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有個農戶家里辦喜事后,把一些垃圾放到了漳河邊,我趕緊進行了阻攔,把垃圾進行了填埋。”
另一位“布衣河長”、漳河鎮迎接村黨支部書記黃志亮表示,他每年都參加金龍泉感恩漳河日活動,“漳河既讓村民們有干凈的水源,也吸引了游客到來,為村民帶來了財源。作為監督員,我的職責是向水污染說‘不’!現在,保護漳河已經是村民的自覺行為。我們村家家戶戶都建有無動力污水池,把生活污水經過生物處理后再排放。”
市環保局局長賀曉軍說:“在這幾年的探索中,義務監督員的作用非常明顯。我們還要進一步探索深化‘布衣河長’制,持續開展下去。”
據了解,經權威機構檢測,漳河水106項檢測指標全部合格,達直飲水標準;水中已連續多年發現“水質生物指示器”桃花水母——它只能存活在無毒無害的凈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