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承載百萬老區人民世代夢想的白巖灘水庫正式開工。省委副書記、省長蔣巨峰出席開工儀式并宣布工程開工。省委副書記李崇禧,省委常委、副省長鐘勉,國家水利部原常務副部長、中國水利學會理事長敬正書,省政府秘書長于偉出席開工儀式并為工程培土奠基。
白巖灘水庫位于州河上游宣漢縣峰城鎮和鳳林鄉交界的亂石灘河上,距宣漢縣城85公里,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城鄉供水等功能的中型水利工程,包括樞紐工程和灌區工程兩部分。樞紐工程總工期44個月,渠道工程總工期55個月,靜態總投資13.15億元。水庫樞紐集水面積110平方千米,河道長19.2千米;正常蓄水位731.00米,正常蓄水位庫容5983萬立方米,總庫容6557萬立方米,興利庫容5591萬立方米;最大壩高94.2米,壩頂寬10米、長260.7米。水庫灌區范圍主要涉及宣漢的峰城、鳳林、黃金、普光、君塘、柳池、明月、紅嶺、大成、胡家、白馬、華景、五寶等21個鄉鎮,以及通川的羅江、魏興、蒲家、東岳等4個鄉鎮,灌溉面積為29.8萬畝。
據了解,白巖灘水庫于上世紀六十年代便開始踏勘規劃,先后列入全省“九五”、“十五”重點水源工程建設規劃,由于多種原因一直未能動工修建。近幾年來,在中央、省、市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白巖灘水庫工程被列入“十一五”全國重點水源工程建設規劃項目。水庫建成后,對于改善灌區農業生產條件、確保糧食穩定增長具有重大意義;可為灌區內43.58萬人提供可靠的生活水源,同時可作為宣漢縣城和達州市市區的應急備用水源;可作為控制性水源工程,極大提高達州主城區、宣漢縣主城區以及下游沿線的防洪標準,緩解嚴峻的防洪形勢,對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具有積極作用。
李崇禧為白巖灘水庫工程建設指揮部授牌。
省委常委、副省長鐘勉在開工儀式上發表了講話。他說,宣漢縣白巖灘水庫工程正式開工建設,既是百萬宣漢人民盼望已久的一件喜事,也是全省水利建設的一件大事。白巖灘水庫是全國十一五重點水源工程建設規劃項目,是我省“再造一個都江堰”建設規劃綱要的重點工程,也是川東北地區的重要骨干水源工程。項目建成以后,將在很大程度上破解川東革命老區旱季缺水、雨季洪澇的難 題,有效解決灌區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水庫的開工建設,標志著我省“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邁出了一個重要的新步伐,必將對川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 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鐘勉指出,今年是四川水利災后恢復重建的攻堅之年,加快推進包括白巖灘水庫工程在內的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建設,意義重大,希望各界各有關部門和參建各方精心組織,科學安排,有理有序推進工程建設。
國家水利部原常務副部長、中國水利學會理事長敬正書在開工儀式上說,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堅持把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大的戰略任務,科學謀劃水利發展藍圖,加快水利改革與發展,全面推進水務管理機制改革,不僅有力地推進了城鄉統籌發展,而且為全國提供了范例和可供借鑒的經驗。抓住災后重建加快水利建設發展,不僅使水利事業再上了一個新臺階,而且為災后重建和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敬正書強調,宣漢白巖灘水庫是四川的重點水利工程,是惠及達州人民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水利工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希望參建各方切實加強質量和安全管理、資金管理,把白巖灘水庫建成為優質工程、精品工程,實現灌區人民多年的夙愿。
李向志在講話中指出,建好白巖灘水庫,必將極大改善灌區農業生產條件,有效解決灌區人民的飲水安全,切實緩解下游地區的防洪壓力,既是順民心、得民心的民生工程,也是打基礎、立長遠的戰略工程。白巖灘水庫的開工建設,承載著宣漢人民的世紀夢想,凝聚著達州人民的熱切期盼,包含著省委省政府的關心厚愛,離不開國家、省級有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幫助支持。全市各級各部門一定要珍惜 白巖灘水庫開工建設的難得機遇,鼎力支持、協同作戰,為工程建設創造一流環境,確保工程早日建成。希望全體工程建設者嚴格管理,精心組織,科學施工,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工程的建設任務,早日惠及老區人民。
省農工委、省發改委、省水利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環保廳、省國土資源廳、省扶貧移民局等省級部門主要領導同志出席開工儀式。
市委副書記、市長何健主持開工儀式。胥健、楊天宗、何平、周述康、劉元成、古正舉、陳中華、王善國和渠縣、大竹、達縣、通川區、開江、萬源等市縣領導出席開工儀式。宣漢縣級部門負責人,當地群眾代表參加開工儀式。
蔣巨峰、李崇禧、鐘勉、敬正書等領導為工程培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