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五行”來定義一座城市,那么杭州屬“水”。
面海而棲、瀕江而建、傍溪而聚、因河而興、由湖而名,“水”是杭州的金字招牌。
那么,這個城市到底有多少水資源,分布在哪里,防洪排澇能力如何?
通過近三年的努力,24日,第一次水利普查情況出爐。
河流基本情況匯總表
今后點點手機 可以查到水利信息
普查結果有什么用處?“簡單來說,是八個字:‘摸清家底,規劃未來。’”
市水利普查辦公室副主任章松祝說,普查統計了目前杭州河流湖泊、水利工程、經濟社會用水、河流湖泊治理保護、水土保持、水利行業能力建設、灌區專項、地下水取水井專項和灘涂及圍墾基本情況,涵蓋杭州所有水資源、水利設施情況。
更重要的是,根據全省的統一部署,未來水利資源數據會聯網共享。簡單地說,今后有關部門要查閑林水庫的位置、總蓄水量、匯水面積等特征數據,點點手機便一目了然。無論是在日常工作,還是防汛排澇這樣的特殊時期,調度將變得更加科學。
我們摘登了一部分數據,請他幫助解讀。
經濟社會年度用水量匯總表
河流3223條 西湖水面積最大
杭州共有河流3223條(在1∶10000的地圖上有標示且年斷流不超過3個月),市域內總長度14751公里。
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分別為:錢塘江、新安江、浦陽江、苕溪、分水江、武強溪。其中,按現有規劃,有防洪任務的河段長度為1882公里。
常年水面面積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5個,分別為:西湖、湘湖、白馬湖、余杭南湖、三白潭。水面總面積11.76平方公里,均為淡水湖。
從普查數據來看,杭州是一個水資源相對豐沛的城市,河流湖泊數量在全省排名靠前。但是,水資源存在時空分布不均勻性。某個時段或者某個地方的水資源仍然很緊張。
一年要用掉 40多億立方米水
杭州人一年用多少水?
目前的數據是,經濟社會年度用水量為41.62億立方米,毛估估可灌滿400個西湖。
用水排名分別是工業、農業、居民生活用水、第三產業、河道外生態環境、建筑業用水。其中,工業用水量最大,達到36.30%。
杭州共有規模以上(總庫容10萬立方米及以上)水庫638座,總庫容236.51億立方米。
這個普查開始的時候,還沒算上閑林水庫,這個水庫二期總庫容達2000萬立方米,可足足供杭州城用上10天。未來,也是杭州水利工程的主力軍。
此外,有水電站344座,裝機容量165.22萬千瓦。
各類堤防總長度7596公里。
灌溉面積246.05萬畝,其中:耕地灌溉面積215.39萬畝,園林草地等非耕地灌溉面積30.66萬畝。
“統計水庫、水閘、泵站、堤防等水利工程,是這次普查的重點。”
他說,盤清家底,有利于水利工程的保護和后期開發利用。像現在杭州啟動了“五水共治”工程,準確的水利資源信息,是做好這項工作的第一步。
在統計用水方面,普查了單位用水量,也就是說,每創造1萬元GDP,需要耗費多少水資源。知曉每個領域的用水量,就能科學分析杭州的節水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