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水所視頻監控圖
昨日,記者從海口市市政管理局排水管道養護所獲悉,紅城湖路、濱涯路、建國路等20條易積水路段都裝上了電子監控。今后,暴雨天氣掌握路面積水情況不再靠巡邏人員現場通報,監控中心就可實時掌握,又快又準。
昨日下午,記者在該監控中心看到,工作人員在一塊大屏幕上打開監控視頻后,各易積水路段的情況便一目了然。而通過監控中心的操作,攝像頭可以轉動方向,還可以抓拍和攝像。海口市排水管道養護所副所長黎軍介紹,以往暴雨來臨,市政排水部門要發現積水點,只有通過由排水部門派出的24小時巡查人員,對道路進行來回巡查及市民發現積水后撥打熱線通知排水等信息反饋,以上方式積水點消息接收需要時間,容易導致處理不及時。
黎軍介紹,和平南路、海秀東路(南寶路口)、濱涯路、金龍路與龍華西路交叉口、紅城湖路、文明東路與板橋路交叉口、建國路等20條路段,在暴雨天氣逢雨必淹,引起政府的重視,并投入70多萬元在這些路段安裝道路積水監控系統,目前已經完成監控主桿、全球眼安裝、光纖接入等現場工作,其中17個已經投入使用,3個正在進行平臺接入調試階段,本月內即可全部完成該項工作,實現20處積水路段可視化目標。
黎軍稱,由20個攝像頭組成的易積水點監控系統安裝完工后,雨天可以把易積水點的實時監控畫面傳回到監控指揮中心,值班人員可以直觀地了解到每一路段的積水及車輛通行情況。對于已經形成積水的路段,便可及時科學調配排水工人進行排水作業,以此提高排水應急處置的效率和能力。
據了解,下一步,該所還計劃依靠道路積水監控平臺,將系統采集雨天積水的信息及時通過網絡或微信平臺向廣大市民滾動發布,為市民出行提供信息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