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見到一分錢硬幣,不少人可能懶得彎腰去撿;如果一噸黃河水像一分硬幣一樣放在那里,你還會珍惜嗎?
“1噸(立方米)黃河水在黃河下游引黃渠道農業用水,此前有報道說價格只有1分錢左右,也就是說差不多200噸黃河水才值一瓶礦泉水的價格。”全國政協委員、寧波市副市長張明華認為,低水價實際上鼓勵了水資源的高消費。
水資源保護應提到更緊要的議事日程。為此,他在提案指出,推進水資源“費改稅”工作十分必要且緊迫,建議將水資源納入資源稅的征收范圍,由當前征收的水資源費改為水資源稅,推進建立規范的水資源稅制體系。
水鄉依然尷尬:接近重度缺水警戒線
盡管與黃河流域的水情不同,但寧波這座地處江南水鄉的城市,依然面臨缺水卻是不爭的事實。
其實,早在1997年,我市就被列為全國400多個缺水城市之一,我市人均擁有水資源量約1180立方米,僅為全省人均的59%、全國人均的55%和世界人均的1/6。
按照公認的國際標準,人均水資源低于2000立方米為中度缺水,而低于1000立方米為重度缺水。寧波已經接近重度缺水的警戒線。
記者從水利部門了解到,寧波一方面是地域性缺水,盡管寧波一年總降雨量不小,但大部分降水一瀉而下,順江入海,寧波只能靠西南部山區水庫截蓄的水源取水;另一方面是水質性缺水,由于水域污染嚴重,不少內河水質惡化已難以作為飲用水源。換言之,不是沒有水,而是有水不能喝。
建議利用稅收價格杠桿引導節約用水
目前,我國對水資源費的征收管理主要以《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和各省(區)市制訂的水資源費征收管理辦法為依據。但是由于各種原因,不合理的水資源費卻產生了“200噸黃河水不如一瓶礦泉水價格”的極端例子。
而且張明華委員注意到,各地區水資源費最低征收標準差異巨大,例如“十二五”末北京的地表水資源費征收標準是上海的16倍,同時還無法體現水資源分布地區差異,例如水資源缺乏的青海與水資源豐富的湖北,地表水資源費征收標準同為0.1元/立方米。
他為此建議,可根據地表和地下水資源不同的類別及不同用途,實行不同的征收稅率,充分體現地表和地下水資源或者河流上游清潔水資源不同的資源價值,利用稅收價格杠桿引導節約用水、保護水源。既要考慮居民生活用水成本,不宜提高過多、過快;又要加大工業、農業的用水成本,遏制那種粗放使用、大水漫灌、隨意排污等現象。此外還要制訂優惠政策,通過稅收優惠、返還等方式,積極鼓勵污水治理、中水回用等,倡導使用新的技術手段、新的工藝流程節約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