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強臺風“菲特”走了兩天,杭州河道水位依然不降,城西學院路一帶積水難退。當時,西湖區城管局的解釋是,學院路沿線的下水管網連通余杭塘河,路面積水是因河水倒灌、排水困難引起的。
今年夏天,杭州如果再遭遇強臺風,幾個積水“重災區”也許會有大改觀。
昨天,杭州市區河道整治建設中心公布了2014年河道整治計劃:今年要開工建設45條,其中完成12條,打通6條斷頭河;在城西、城東、拱墅區修建3座大型排水泵站,提高市區河道防洪排澇功能。
主城區要建3座排水泵站
益樂河泵站
——解決學院路一帶積水
去年10月10日,“菲特”走兩天了,學院路天目山路口積水最深處仍沒過小腿,8臺抽水泵連續作業也解決不了問題。
為改善這一“頑疾”,杭州今年打算在學院路沿線,古翠路與文二路之間、益樂河和馮家河交叉口,建一個益樂河排水泵站,排水能力為6立方米/秒,設計防洪標準50年一遇。
河道建設中心的李工說,翠苑、九蓮新村一帶都是低洼區,通過建立泵站,降低古蕩灣的水位,學院路一帶積水也將會大大緩解。
益樂河排水泵站日常承擔改善水質、配水功能,汛期則會承擔排澇功能,通過泵站把水引入馮家河、余杭塘河,最
后排入運河。
嬰兒港泵站
——解決申花板塊積水
去年的“菲特”臺風,讓城西銀泰也遭殃了。
考慮到拱墅區申花區塊的嬰兒港、北莊河等河道,現狀水域被侵占,淤積嚴重,沿線農居及工廠污水直排河道,水質發黑發臭,河道建設部門決定進行大整治。今年,要在嬰兒港和余杭塘河交匯處,新建具備防汛排澇和引配水雙向功能的泵站,暫命名為嬰兒港泵站,主要解決申花板塊的積水問題。
九堡六號河泵站
——保持景觀水位
九堡六號河為九堡區塊規劃新開挖河道,北起橫八港,南至橫四港,2008年已隨東側通盛路建設同步完成北段德勝東路—九沙大道段河道的開挖,河道寬10米,南段九沙大道—橫四港段河道尚未開挖,造成新的斷頭河道。
今年要打通這條斷頭河,提高該區域防汛排澇能力,同時在九沙河交匯處新建閘門——九堡六號河泵站,有效保持九堡區塊河道景觀水位。
九沙河是一條人工開采的河道,杭州幾十年來還是第一次,完工后,能徹底解決德勝東路區塊的“十雨九澇”問題。
九沙河分三期施工,一期前年底已完成,三期今年完成,最關鍵的二期工程今年啟動,主要是和睦港沿線。
九沙河全線完工后,將與和睦港和規劃中的運河二通道連通。屆時,德勝東路周邊區域的積水,可以通過九沙河排到和睦港、彭埠備塘河中,最后匯入錢塘江。
今年打通6條“斷頭河”
珊瑚沙河建成后
將有效解決轉塘內澇
目前,主城區(不包括蕭山、余杭、濱江)還有30余條斷頭河,今年要打通6條,具體是珊瑚沙連接段、鎮東河、西塘河、連通港、橫一港、九堡六號河。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珊瑚沙河。打通后,能有效解決轉塘地區之浦路、美院、杭復路、轉塘鎮上的積水問題。
近幾年,轉塘之浦路一帶逢雨必澇。轉塘靠近錢塘江,水為什么排不出去?事實上,當錢塘江水位非常高的時候,轉塘地塊就沒了排水優勢。
河道建設部門認為,要解決之江核心地區內澇問題,首先要打通珊瑚沙河。
珊瑚沙河位于之江新城東北部,該河道為規劃新開挖河道,北起上泗沿山河,南至淀山浦,2008年至2009年,之江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完成上泗沿山河—320國道段河道的開挖工作,由于涉及穿越320國道及征遷原因,320國道—淀山浦段河道一直未能貫通,造成了新的斷頭河,不利之江新城的防洪排澇工作。
斷頭河道打通后,將連接上泗沿山河和淀山浦,一改目前單純的“高水高排”排水模式,通過四五排灌站將澇水排入錢塘江,從而提高上游上泗沿山浦的防洪排澇能力,確保沿線區域居民的出行和財產安全。
西塘河區塊
將打造成市井文化片
西塘河,位于拱墅區,系南宋年間開鑿的新開運河,上世紀90年代后,河道隨著現代化的發展成為了目前的斷頭河道。
2003年,該河上的古星橋被列入杭州市首批市級文物保護點。本次河道整治將結合古星橋文物保護,拆除周邊相關建(構)筑物,打通橋下斷頭河道,將該區塊打造成為市井文化片,形成一個體現江南水鄉市井文化的區域。
“這條河水貫通后,一旦有大暴雨,將大大緩解祥符、余杭勾莊等地的積水現象。”市河道整治建設中心工作人員介紹。
結合十字港整治同步打通連通港
橫一港又名楊公河,河寬約5米,主要用于農田灌溉及汛期排澇,現通過插板閘門及機埠與和睦港溝通,海景路以東無現狀河道,河道尤其是閘門斷面太小,影響周邊地塊的雨水排放功能。規劃打通的河道西起和睦港,東至東湖快速路,寬10米,在和睦港處新建閘門一座,橫一港的拓寬及河道東延,能將七堡楊公區塊(包括東湖快速路),特別是沿江大道的澇水通過和睦港外排。
連通港位于拱墅區橋西,東起運河,西至十字港河,全長1079米,規劃控制河道寬度不小于10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百姓造房子造成斷頭,到目前已經基本完成整治,但由于受十字港河文保點保護、挖掘影響,與十字港河交匯處尚處于斷頭狀態,計劃結合十字港整治同步打通該斷頭點,打通后能進一步完善水網,提高區域排澇能力。
鎮東河位于三墩,北起蘆蕩漾,南至三墩港,全長約950米,現狀河道南端與三墩港交接處斷頭,規劃控制河寬15~20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老百姓圍河造地形成斷頭。打通斷頭河能將羅家斗河與三墩港連接、水系成網,增加水體流通性,改善水質,并進一步提高防洪排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