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省政府發出“五水共治”總動員令后,富陽市委、市政府成立“五水共治”工作領導小組,構建“1+3+24”(1個領導小組辦公室,3個業務指導組,24個鄉鎮街道)治水組織框架,全力開展治水攻堅戰。
截至2月底,富陽市已對境內30余條溪流、河道開展了綜合治理,全市有30余個部門、鄉鎮街道組織1.6萬余人,對30條河流(支流)、溪道進行垃圾清理和溪道疏通,取得了治水的階段性成效。
“河長”治水責任到人
去年年底,富陽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富陽市河道推行“河長制”管理的實施方案》,全市23條重要河道分別由23位市領導擔任“河長”,其他河道及鄉鎮(街道)村級河道的“河長”由所在鄉鎮(街道)班子領導擔任。
北渠位于富陽市城東北,屬富春江水系,目前主要污染源為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農業面源污染和沿岸居民生活垃圾等。作為北渠“河長”的富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進表示,做好北渠污染整治工作,還需要全社會的關心,需要沿岸企業、居民的支持,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到治水工作中來。
大源溪是富陽市境內污染較為嚴重的河流,擔任大源溪河長的是市委副書記華德法。今年,華德法已多次深入現場指導整治工作。他說:“今年年底必須消滅臭河、黑河現象,2015年年底,基本解決垃圾河、黑河、臭河的源頭治理問題,使水質從劣Ⅴ類恢復到Ⅳ類。”
大學生村官擔當“六大員”
富陽市啟動了“投身‘五水共治’·共建美麗富陽”大學生村官治水專項行動,引導大學生村官關注水環境。
據悉,富陽市188名在職大學生村官共同參與了專項行動。結合治水過程中涉及的具體任務,富陽提出了大學生村官投身“五水共治”中應擔當起“六大員”的職責,即技術員、宣傳員、調研員、聯絡員、監督員和行動員。
盛健豐是富陽市上官鄉大盛村村官,現任村主任助理。他說:“我學的是環境科學專業,‘五水共治’給了我學以致用的平臺。”
場口鎮下圖山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汪偉從“五水共治”中嗅到了創業商機:“治水涉及污水處理、循環再利用等水處理設施,要是村官有相應的知識和能力,也可借勢創業。”
大學生村官通過開展宣傳調研、強化監督、技術培訓等方式方法,切實動員群眾、發動部門開展水環境群防群治,改善河道水質及周邊生態環境。
消滅垃圾河全民奮戰
記者從富陽市“清水治污”辦公室獲悉,2月8日~6月30日,富陽將分集中整治、自查完善和督察整改3個階段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消滅垃圾河”萬人專項大行動,力爭在半年內消滅全市垃圾河,并建立健全清潔河道長效管理機制。
家住受降村的村民余國燦告訴記者,村民們最想看到的就是受降溪河里河外干凈清爽。
據統計,自2月8日專項行動啟動至今,富陽市已組織1.8萬余名機關、鄉鎮黨員干部對400千米河道進行了集中清理,總共消除3800余噸河道垃圾。
黨員帶頭投身治水
里山溪貫穿富陽市里山鎮全境,里山鎮在“五水共治”活動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建立“黨員聯溪示范崗”。
里山鎮對聯溪示范崗設定了宣傳員、踐行員、先鋒員、監督員、示范員5個崗位,并對每個崗位的職責作出具體要求,讓每名黨員根據自身情況和特長,自愿申領一個或多個崗位,全鎮390多名黨員自愿報名參加。
在此基礎上,里山鎮將里山溪及其支流分33個區段,每個區段由10~15名黨員干部包干,并統一制作“黨員聯溪示范崗”牌子,在所有包干溪段進行公示,公示內容包括每一示范崗的組長和黨員姓名、組長電話、負責溪段。
建立“黨員聯溪示范崗”以來,里山鎮已出動黨員1000余人(次),疏通溪道10余千米,清理垃圾200余噸,拆除沿溪垃圾堆場10余個。
富陽市提出,通過3年努力,使境內河道、溪流舊貌換新顏,水質明顯改善。“治水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五水共治’的號角聲,預示著富陽人與水環境的新互動。”富陽市環保局局長李百山說。
為治水出一份力,出一份錢,成為富陽市部門、鄉鎮、企業的共識,不少部門、鄉鎮、企業和個人紛紛捐款,為治水奉獻力量。截至目前,全市已為“五水共治”捐款3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