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城市太美了,處處有綠地,家門口就有公園,空氣質量好。特別是,雨季的遂寧竟然沒有內澇,來了就舍不得走!”近日,來自廣東深圳的楊先生離開遂寧時感慨地道出了心里話。
近年來,遂寧市在全國率先將“綠色發展”確定為引領全市的發展戰略,市人大及其常委會認真貫徹落實市委綠色發展決策部署,充分發揮人大職能作用,主動依法履職,強化監督職能,特別是督促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堅持綠色規劃、踐行“綠色發展”,以爭取和建設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為重要抓手,做活市城區環境建設“綠文章”,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人居環境大為改善,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關注民生“痛點”
開出“海綿良方”
“只要一下大雨,小區低洼地段積水超過50厘米,不穿防水筒靴根本出不了門,‘看海’已成習慣!”船山區復豐巷小區居民楊建民老人說起兩年前的情景直搖頭。
如何告別“看海”,讓廣大市民過上幸福舒心的生活?
2015年4月,經過艱辛的努力,遂寧市成功申報全國首批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市,成為四川和西部地區唯一入選的地級市。然而,對于遂寧來說,建設海綿城市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只得邊摸索邊總結。
市人大常委會圍繞市委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的重大決策部署,將推動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列入2016年常委會重要議題。2016年8月中旬,在常委會副主任昝中國的帶領下,市人大城環資委組織部分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市政府相關部門,深入船山區、經開區和河東新區,通過現場視察、查看資料和座談交流等方式,對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研。去年9月下旬,昝中國副主任帶領市人大城環資委和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就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進行調研,學習借鑒其先進經驗。去年11月16日,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關于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匯報。針對海綿城市建設進度參差不齊、人才和技術力量薄弱、技術規范缺乏、項目包裝難度較大、部分項目施工現場不規范等問題,提出了科學規劃、抓好協調、強化監管,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抓好示范,爭取推出遂寧標準等審議意見。同時還加強跟蹤督察,確保審議意見辦理落地落實。
“試點”變“示范”
城市展新顏
歷時兩年多,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始終寓監督于支持之中,大力支持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把海綿城市建設作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重大變革和技術創新,作為推動城市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結合遂寧實際,克服了重重困難,從“試點”變“示范”,向世人精彩演繹現代生態花園城市的“變奏曲”,充分展示了遂寧城市的魅力。
2015年,遂寧市從整體規劃和局部突破著手,組織編制了《遂寧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實施計劃(2015—2017)》,在全國率先編制完成《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試點區面積為25.8平方公里,總投資58.28億元,共7大類350個項目。
自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以來,截至今年8月底,已累計開工試點項目333個,占計劃的95.1%;完工試點項目285個(含河東新區已實施規劃管控項目76個),占計劃的81.4%;在建項目48個,占計劃的13.7%,待建試點項目17個,占計劃的4.9%。試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0.37億元,占三年實施計劃的52.1%。
在國家住建部、財政部、水利部組織的2015年度、2016年度績效考評工作中,遂寧連續兩年位列全國第二名。今年4月,遂寧成功舉辦全國海綿城市建設現場會,國家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各省相關廳局,30個國家級海綿試點城市全數參加。遂寧的做法和成效得到了部省領導、其他海綿試點城市參會代表、海綿專家的一致認可。
如今,海綿城市杠桿正逐漸撬動城市轉型發展。“海綿理念”深入人心,城市因“海綿手術”變得更加美麗,人們出行方便快捷,告別“看海”成為遂寧人獨有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