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有新中國化工搖籃之稱,金陵石化及周邊地區、大廠地區、梅山鋼鐵及周邊地區和長江二橋至三橋沿岸(含八卦洲)(以下簡稱四大片區)聚集了數千家化工、鋼鐵、熱電等企業。
4月30日,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南京市政府提請的關于上述四大片區工業布局調整實施方案的議案,出臺了《關于推進四大片區工業布局調整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以地方法規的形式明確提出,用10年時間實現四大片區的根本轉型。
年均1900多億元的GDP、百億元利稅、超過千億元的搬遷費用……四大片區要實現根本轉型,絕非易事。
轉型:別無選擇的選擇
目前,南京市每年的GDP為8000億元左右,其中,上述四大片區就貢獻了1900多億元,同時還有90多億元的財政稅收。
南京市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謝躍進認為,長期以來,四大片區企業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解決就業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然而,關于四大片區還有另外一組數據。
2012年,四大片區工業企業廢水排放總量為5160萬噸,占到全市總量的22.3%;二氧化硫排放量為4.94萬噸,占全市總量的40.7%;氮氧化物排放量為6.04萬噸,占全市總量的38.5%;煙(粉)塵排放量為1.99萬噸,占全市總量的35.5%;此外,還有每年數萬噸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
同樣是2012年的數據顯示,四大片區工業企業綜合能耗為1570萬噸標準煤,占全市工業綜合能耗的44.5%。
這其中,南鋼、梅鋼、金陵石化、南化、南熱發電等14家重點企業(集團)年綜合能耗合計為1492萬噸標準煤,占到四大片區總能耗的95%。
相伴而來的是周邊居民對生活環境的強烈不滿,是環境信訪投訴和各種廠群糾紛和沖突的增多。
自2011年以來,南京市環保部門累計接到數千起涉及四大片區內重點企業氣味、煙塵、噪聲擾民等環境問題的投訴。
巨人跛足前行能走多遠?經過科學調研和論證,對重化產業和區域實施發展轉型的思路逐漸形成。
“對四大片區工業布局進行調整,是南京化解過剩產能、調整經濟結構、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改善城市環境和功能的重要舉措。”南京市環保局局長包洪新表示,要徹底改變南京城的環境質量,別無選擇。
搬遷:不輕松的征程
根據南京市人大的決議和市政府的方案,南京將用10年時間,實現四大片區產業轉型和城市功能轉變。
南京市提出,到2025年,四大片區年綜合能耗與2012年相比下降80%以上,原煤消耗每年減少1500萬噸;污染物排放總量與2012年相比,必須下降90%以上。
目標是好的,但路怎么走?單以金陵石化為例,數十年來累計幾千億元的投資總量,很多裝置一旦搬動就相當于報廢,整體升級、搬遷、轉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一堆難題。
“沒有幾千個億做不下來,而南京市一年的城建投資最多不過幾百億元。”金陵石化一位技術干部曾明確表示,他不相信主體部分能搬得動。
“可以預見的是,搬遷工作難度很大,不僅是來自企業單方的壓力,還涉及工人就業等很多社會因素,一旦處理不好就可能引發社會矛盾,甚至出現社會事件。”包洪新坦言,這些企業中,很多都是“財大氣粗背景硬”的大型央企,談判將會是一個十分艱難的過程,但這并沒有影響南京城市轉型發展的決心。
南京市經信委主任謝志成透露,南京環保、經信委等部門已經著手開始與金陵石化等重量級央企展開溝通、談判。
“總的思路是以骨干企業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為重點,通過試點示范、先易后難,統籌策劃組織布局調整工作。”包洪新說。
他解釋說,在實施戰略上,按照先期搬遷一批、階段性整治一批、全面關停一批的思路,對排放不達標、污染擾民的裝置和企業堅決予以關停,對具備搬遷條件的企業盡快啟動搬遷工作,著力推進重點骨干企業搬遷及產業結構調整工作。
根據規劃,2015年前,片區內中小企業整治工作要基本完成。據謝志成介紹,四大片區共有此類企業73家,其中45家和骨干企業有產業鏈關系,需要與核心企業一起搬遷。
計劃在2018年前,重點骨干企業搬遷工作全面啟動,中小企業基本全部關停;2021年前,重點骨干企業搬遷項目建設全面啟動;到2025年,四大片區工業全部退出,四大片區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作全面完成。
升級:更可持續的增長
根據規劃,四大片區整治后新空出的38平方公里工業用地,將用來發展新型產業,逐步替代傳統產業。
“整個南京明城墻圍合起來的主城面積為42平方公里,所以這38平方公里騰出土地,對南京而言是個不小的城市發展空間。”南京市規劃局副局長徐明堯介紹說。
據介紹,南京市將把大廠、梅山地區打造成化解過剩產能示范區、傳統重工業基地改造示范區;把金陵石化及周邊地區打造成轉型升級示范區;把長江大橋片區打造成現代化濱江商務區,實現由傳統重化工業向產業高端化和現代服務業的根本性轉變。
謝志成說,這4個地區未來將分別位于南京重點建設的新堯新城、江北新區、板橋新城、下關濱江商務區,是南京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發展區域。
以金陵石化及周邊地區的整治為例,按照《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規劃》要求,研究推動金陵石化煉油產能向連云港搬遷,到2025年完成整體搬遷關停工作后,將著力發展總部經濟、科技研發等。
“《決定》要求南京市政府按照建設生態新城和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功能定位,以節約環保為原則,盡早啟動地區規劃調整工作,確保搬遷地塊空間規劃與產業發展有機銜接。”謝躍進告訴記者。
謝躍進表示,由于四大片區工業布局調整是一個較長的工作安排,有些企業搬遷轉移需要相當長的過程,因此《決定》對這一期間有效防止再上新工業項目有明確規定。除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安全除患、油品升級等技改項目外,嚴禁審批新建、改建、擴建工業項目。
“雖然這次調整犧牲了部分工業產值,但騰出的土地空間和環境容量,卻可以用來發展更多的現代服務業和信息產業。”謝躍進說,“石化等企業不要了,不等于經濟數字的下滑。從長遠看,這是一種更加向上、可持續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