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用水,是一件很簡單的事。無論是洗衣做飯,還是盥洗清潔,只需打開水龍頭,就都解決了。但你知道,在你打開下水口或是按下按鈕之后,這些水去了哪里嗎?在被我們用臟之后,它們又將經歷怎樣的生命周期?
殊途同歸不分好壞
7月7日,京華時報記者走進了高碑店污水處理廠,這是北京最大的一座污水處理廠。東城、西城、朝陽等區的污水都會進入這個廠,每天的污水處理量達90萬噸。
來到這里,我們才發現,原來很多想當然的認知都是錯的。
在不少市民的概念里,廚房里的用水、洗澡用水和馬桶用水都走的是不同管道。但其實,據北京排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廚房用水、衛生間的洗浴用水及洗衣機用水都排向了城市的污水管,與工業用水一起混合后,經過污水管道進入污水處理廠。而衛生間的馬桶用水先入小區的化糞池,糞便由環衛部門運走送到糞便處理廠,液體部分則直接排到污水管。最終,工業排水及家庭用水都排到了污水管,集中進行處理。
也就是說,不管是剛洗完臉的水,還是洗過澡的水,或者是沖便的水,最終都混合在一起,成為污水,且不分等級。
重重處理終獲新生
而記者在現場看到,污水處理遠沒有想象中的簡單。據介紹,污水進入污水廠之后,第一道工序是先經過主要起過濾作用的格柵,水中大的垃圾被攔截;隨后,處于地下的污水經過泵房,來到地面的沉沙池,把水中大的砂顆粒沉淀下去,再經過初沉池,沉淀水中的泥。走完了這些物理過濾過程,污水將進入曝氣池,利用生物方法繼續凈化。
所謂生物方法,就是將專門培養的微生物如原生動物、后生動物、菌膠團等(大部分是好氧菌),投加到曝氣池中,并不斷充氧,為它們提供有氧的生活空間和環境。好氧菌在一番大吃大喝后,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基本就被消滅了。經過曝氣池的水再經過二次沉淀池沉淀,沉下的是活性物和污泥,凈化后的水達到國家標準,可直接排入天然水體。
由于高碑店污水廠的再生水廠仍在興建中,目前只能將污水處理到這種程度。中水泵房將凈化后的水輸送到水源六廠,經過反硝化、超濾膜等環節后,細菌、病毒、大分子污染物會被過濾掉,再經過臭氧脫色、加氯、紫外線消毒,污水終于變成了高品質的再生水。
而再生水是非飲用水,也被稱為中水,主要用于工業生產、河湖景觀補水、園林綠化灌溉用水、農田灌溉、道路噴灑、洗車、沖廁等諸多領域,再生水已經成為我市“第二水源”。
頭發是污水治理大敵
“我只是一個普通市民,污水處理離我太遙遠了。”但您知道嗎?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習慣和動作,可能會使污水處理的難度大增。京華時報記者詢問北京排水集團相關人士,“生活污水中什么最難處置”?得到的答案,竟然是——“頭發”!頭發無法沉淀又不易分解,是水處理和再生的勁敵,“在水凈化過程中,若被頭發糊住,膜處理設施很難正常工作”。
□相關鏈接
再生水建設需市民支持
據了解,截止到2013年年底,北京排水集團已改造并建成清河、北小河、酒仙橋、盧溝橋、吳家村等5座高品質再生水廠,日供再生水能力達104萬立方米。
但目前,并非所有的污水都轉化成了再生水。按常規核算方式計算,當我們在家里使用了一噸自來水時,實際只排放了85%左右返回到污水處理廠。“其中有一些水被喝掉了、澆花了、擦地了等。”按照北京市水務局提供的數據,目前全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61%。
京華時報記者從北京市水務局了解到,2013-2015年全市將新建再生水廠47座,包括新建再生水廠以及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等。屆時,所有新建再生水廠和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主要出水指標一次性達到地表水IV類標準,意味著都為“再生水”,如此一來,北京的再生水利用量將增加,水環境質量也將得到明顯改善。
而部分再生水廠(如:定福莊再生水廠,每日30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和再生水生產能力;槐房再生水廠,每日60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和再生水生產能力)建設項目沒法得到周邊居民的支持,工程進度受到很大影響。北京市水務局呼吁市民關心和支持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
政府也在通過價格引導來推動再生水的使用。京華時報記者了解到,2003年以來北京制定并執行的再生水價格是1元/立方米,但隨著再生水設施的建設和逐步投入運行,這個價格遠不能覆蓋再生水生產和輸配成本。2014年5月,北京再生水價格已由1元/立方米調整到最高價格不超過3.5元/立方米,同期非居民自來水價格調整到7.15元/立方米,像洗車等特種行業水價已調整到160元/立方米,進一步推動社會單位擴大再生水利用。
□特別建議
相關工作人員,還特別提醒:污水井(井蓋上有“污”字樣)內既有污水,也有污泥,在封閉的情況下有大量沼氣。一些行為不僅會對市政管網造成損失,更會對個人造成傷害。比如小孩往里扔鞭炮、小攤販把煤炭扔到污水井蓋的孔里等都會導致爆炸,本市就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不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