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今日報道》報道,再次來到濟南小清河,清風垂柳,小橋流水的園林美景環繞兩岸,而剛剛投入使用的金牛公園污水處理站就位于就位于小清河流域的中上游,每天這里都要處理1萬噸沿岸居民生活污水。
濟南市污水管理服務中心設備科科長劉永國說:“這座污水處理站采用的是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工藝,每天的污水處理量是1萬方,相當于對小清河周邊10萬方居民的生活污水進行處理,處理后的清水,補充咱們河道的水源,有效地保障了小清河水質情況改善。”
如今,像這樣的生物污水處理站,在小清河沿岸就有11個,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19.1萬方,為了防止市區污水漏排,環保部門還對原有老的城區排水管道進行改造,實現污水處理的互補。
濟南排水總公司工作人員蔡榮寶:“目前現在一廠的處理能力達30萬噸,而三廠目前處理負荷達30萬噸,污水處理量不足,通過這個工程就可以實現將一廠多余的污水匯集到三廠,這樣預計工程完工后,可以對三廠每天增加約4萬噸的污水。”
預計9月底,濟南市污水管網改造工程將投入使用,全市65條河道截污、1208個污水口整治,170公里污水管線鋪設全部完成,涉水企業排放達標率達到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