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大規(guī)模建設,大量污泥也隨之產生。如何安全處置越來越多的污泥,已經成為地方政府重視的重要問題。對于長期存在的技術供需矛盾,一些地方嘗試在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供需雙方間搭建橋梁。
日前在由山東省環(huán)保廳主辦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交流暨供需對接洽談會上,匯集了7家擁有城市污泥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理處置技術的供方單位,以及100余家城市污水處理廠及使用污水處理設施的重點企業(yè)等技術需方單位。技術供方企業(yè)代表輪流上臺推介技術,技術需方單位逐家對比、分析,尋求適合自身需求的技術。
山東省環(huán)保廳副廳長謝鋒告訴記者:“通過舉辦這樣的對接洽談會,搭建起供需雙方面對面交流、面對面溝通的平臺,需方能夠選擇合適的技術,供方單位把優(yōu)秀的技術推廣出去,減輕污泥排放對環(huán)境造成的二次污染,真正讓環(huán)境受益,企業(yè)受益。”
填埋將逐步被禁
全國污泥處置中填埋占比67%,仍是污泥主要處置方式;焚燒法等具有發(fā)展?jié)摿?/p>
根據有關預測,我國城市污水處理量還會有較大增長,2020年污水排放量將達到536億立方米。由于早期建設的污水處理廠普遍存在重水輕泥現象,追求污水處理率,而忽略污泥的處理處置,未經處理的污泥直接外運、簡單填埋或堆放,對環(huán)境造成潛在的危害。
記者從《山東省城鄉(xiāng)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guī)劃(2013—2015年)》了解到,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設市城市和縣城建成污水處理廠225座,形成污水處理能力1103萬立方米/日,污水集中處理率由2005年的48.39%提高到92.48%。1062個建制鎮(zhèn)中,292個建成332座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157.13萬立方米/日。隨著污水處理率的不斷提高,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處置問題也日益突出。
據了解,一座40萬噸/日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每天能產生含水 78%~85%的脫水污泥400噸,中等以上城市一般建有2座~3座相當規(guī)模的污水處理廠,每天可產生800噸~1200噸脫水污泥。
山東天力干燥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員張宗宇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外污泥最終處置方式主要有填埋、綜合利用和焚燒,可用于城市污水污泥的處理技術包括:篩網、沉淀、氣浮、過濾和離心分離等物理化學處理,厭氧消化、好氧消化和堆肥等生物處理,低溫熱解和焚燒等熱處理。”
由于受技術和經濟制約,我國現階段的污泥處置仍以填埋為主。《中國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分析報告(2013)》顯示,全國污泥處置中填埋占比67%。目前,對污泥資源化利用的研究較少,主要局限于污泥堆肥農用,有些地方的污泥沒有得到合理處理和處置便直接排放,造成了嚴重的二次污染。
據張宗宇介紹,隨著將來對堆肥農用和填埋的逐步限制,對海上棄投的禁止和《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6889-2008)》的發(fā)布實施,焚燒法及其他一些處理處置方法將具有極大的發(fā)展?jié)摿Α?/p>
如何突破污泥干化瓶頸?
如何高效低耗地將污泥含水率由80%降低到60%以下,是污泥有效處置的技術關鍵。現階段開發(fā)自主相關產品和技術更適合我國國情
記者了解到,無論填埋、焚燒還是農業(yè)利用,污泥干化都是第一步,其在整個污泥處置體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機械脫水污泥的含水率一般為80%左右,污泥含水率在60%以下可以填埋或堆肥,含水率在30%~50%則可以焚燒,如何高效低耗地將污泥含水率由80%降低到60%以下,是污泥有效處置的技術關鍵。”一位參會的企業(yè)代表向記者坦言,鑒于國外污泥干化設備不菲的價格,現階段開發(fā)自主相關產品和技術,比單純進口國外產品更適合我國國情。
記者了解到,景津集團研發(fā)了一款節(jié)能高效濾榨機,將化學調理和機械脫水相結合,可先將含水率99%以下的污泥濃縮至97%左右,再通過節(jié)能高效濾榨機,形成含水率56%~58%的濾餅。節(jié)能高效濾榨機90分鐘一個循環(huán),濾餅完全自動脫落,pH值在5.4~6.7之間,每噸污泥調理劑的費用在40元左右。
山東博潤工業(y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污泥低溫射流干化系統(tǒng),能夠在常溫下,將物料中的水分分離。工藝利用音障原理,采用高速風機產生超高速氣流沖擊波對污泥進行破碎,污泥和水在粉碎的過程中分離,然后再經過氣、液、固三相分離裝置進行脫水和固體顆粒的回收。
博潤公司的劉海英向記者介紹,整個干化過程無需添加劑,溫度控制在60℃以內,也不需要外接加熱設備,安全可靠。低溫不會造成污泥內部惡臭氣體揮發(fā),降低惡臭氣體逃逸率。有機質在污泥干化前后變化小,損失率不足5%,對于后期處理工藝影響較小。經過低溫射流干化后,污泥含水率降低至30%左右。污泥熱值提高至1500大卡/千克,細菌滅活率達99%以上,為資源化利用提供了基礎。
記者還了解到,山東省科學院環(huán)境技術與材料研究中心研制了高效節(jié)能模塊化污泥自動壓濾脫水設備,占地面積小,單臺壓濾脫水主機占地小于 10平方米,維修方便快捷,壓濾單元為單獨的單元設計,可單獨拆卸維修。采用特制硬質過濾介質,形成高于普通機械脫水設備4倍~8倍的壓力差作為推動力,將污泥水分強制通過過濾介質形成濾液,而固體顆粒被截留在介質上形成濾餅,從而達到深度脫水的目的,使含水率降低至50%以下。
項目實踐多種多樣
大幅降低污泥含水率,為資源化打基礎;污泥干化摻燒系統(tǒng)可用于處理污泥及果汁廠的果渣,提取清潔氣體燃料
在此次污泥處理處置技術交流暨供需對接洽談會期間,山東省環(huán)保廳還組織百余名企業(yè)代表和各市環(huán)保局的相關人員分成兩組,深入山東精颯生物肥料科技有限公司、華能萊蕪熱電有限公司等企業(yè),實地考察污泥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置項目,并與污泥處置技術供方企業(yè)人員面對面洽談交流。
記者在山東精颯生物肥料科技有限公司“5萬噸/年污泥減量化及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現場看到,兩名工人用扳手一擰開干污泥倉管道的螺絲,一大片黑色的粉末就灑落進了準備好的樣品袋中。
“這是利用低溫射流干化技術干化后的污泥,項目將光大水務(淄博)有限公司水質凈化三分廠的污泥,通過密閉管道泵送至污泥干化車間,經射流干化后,污泥含水率由80%降至30%以下,熱值提高至1500大卡/千克,污泥量由5萬噸減至1.43萬噸,然后進行外運。整個處理過程全封閉,對環(huán)境無二次污染。”山東精颯生物肥料科技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員說。
據了解,干化后污泥可以采用等離子氣化玻璃化工藝、干餾制造生物炭工藝和園林綠化有機肥工藝,實現污泥的最終資源化利用。二期建成后,可實現15萬噸/年污泥減量化及資源化利用。
華能萊蕪電廠2012年10月投資兩千余萬元建設了2×165噸/天污泥干化摻燒系統(tǒng),用于處理萊蕪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及匯源果汁廠的果渣。污泥干化摻燒系統(tǒng)利用煙氣作為熱源,通過鍋爐燃燒的高溫環(huán)境殺滅污泥中的微生物和寄生蟲卵。系統(tǒng)將污泥進行固化、減量,還把脫水后的污泥作為鍋爐的輔助燃料,回收污泥的熱量,經合理摻配用于發(fā)電。
山東唯億污泥資源開發(fā)利用有限公司建設了淄博市10萬噸/年污泥水熱無害化處置工程,總投資1.16億元。項目采用863課題開發(fā)的“生物質廢物水熱強化水解—高級厭氧消化—沼氣提純制取生物天然氣系列技術”,在無害化和減量化垃圾的同時,從垃圾中提取清潔氣體燃料,提供給車輛使用,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目前,項目已建成運行兩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