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8個跨市交接斷面6個重度污染,主要河流22個斷面的水質優良率和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分別只有18.2%和22.7%。
向水污染“宣戰”,廣東瞄準重點難點發力。繼上月21日省政府召開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會議后,針對污染重中之重的4條跨市河流——廣佛跨界河流、茅洲河、練江和小東江(簡稱“四河”),廣東省政府上周又專門召開“四河”污染整治工作座談會進行部署。
記者9月2日從廣東省環保廳獲悉,根據省政府最新要求,廣東省將按有關規定對廣佛跨界區域、茅洲河和練江流域實施限批,除入園項目外,禁止建設重污染項目。要在廣佛跨界區域、茅洲河、小東江等流域每年淘汰10%、在練江流域每年淘汰20%的重污染企業。
各地每半年需將整治進展情況報省環保廳。省里對執行不得力、工作責任不落實、項目建設進展滯后、水環境質量改善目標未如期實現的相關市負責人將進行約談,追究其相關責任。
監測顯示,廣佛跨界河流、茅洲河、練江、小東江分別是珠江口西岸、珠江口東岸、粵東和粵西地區污染最嚴重的跨市河流。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四河”污染整治工作,省政府去年以來多次組織專題調研。今年起,省人大常委會把重點督辦“四河”污染整治工作,作為今后一段時期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
省環保廳將“四河”污染整治工作納入環保責任重點考核,并會同省監察廳先后對廣佛跨界河流、茅洲河、小東江的白沙河實施掛牌督辦。今年6月,省政府對未完成廣佛跨界河流和茅洲河等掛牌督辦任務的有關市負責人進行了約談。
在層層督導下,去年以來,“四河”流域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16萬噸、管網598公里。環保部門在“四河”流域累計檢查企業約18萬次,罰款2億余元,責令“雙停”1800余家,限期整改6千余家。關閉非法畜禽養殖場1289家、清理生豬24萬頭……省環保廳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部分河段水質有所改善。
不久前的全省水污染防治會議上,省政府提出“確保到2015年底珠三角消除劣V類水體”等治水目標。對此,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指出:“四河”污染整治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形勢依然嚴峻,水污染問題仍然突出,整治任務十分艱巨。”
環保部門監測顯示,“四河”水污染狀況相當嚴重,部分河段水質不升反降——廣佛跨界斷面水質總體較差,今年上半年,8個跨市交接斷面6個重度污染,主要河流22個斷面的水質優良率和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分別只有18.2%和22.7%。茅洲河深莞交界洋涌大橋和入海口水質劣于Ⅴ類。練江水質整體仍為劣Ⅴ類,下游水質下降明顯,出海口海門灣橋閘斷面綜合污染指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6.3%。小東江湛江段水質為劣Ⅴ類,氨氮超Ⅲ類標準2.2倍。
分析??
重污染企業多等因素致污染形勢嚴峻
“‘四河’污染形勢如此嚴峻,既有長期歷史積累的原因,也有當前轉型發展階段挑戰多、難度大等原因。”省環保部門專家分析指出。
環保部門調查發現,“四河”流域產業結構和布局不合理。廣佛待關停、搬遷的重污染企業數量較多;茅洲河流域深圳寶安、光明和東莞長安鎮共有電鍍、印染等重污染企業292家;練江流域聚集了大量的印染、印花、小造紙等重污染企業;小東江流域產業以原油加工、皮革鞣制等重污染企業為主。
“不但工業企業眾多,‘四河’流域內違法排污行為也十分突出。”環保執法人員調查發現,部分未辦理環保手續,偷排、漏排、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屢禁不止。部分治污設施簡陋落后,環境管理不規范,廢水排放達標率低。
龐大的排放量使污染的末端處理“壓力山大”。調查顯示,“四河”流域均存在污水處理能力不足、配套管網建設嚴重滯后、污水收集率和進水濃度低等問題,其中廣州白云區和茅洲河、練江、小東江流域污水處理率分別僅約33%、54%、16%和48%,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此外,非法畜禽養殖業清理不夠徹底,規模化養殖治污設施不完善,大量養殖廢水未經處理直排河流,也加劇了“四河”污染。
治理??
實施河涌與重污染支流綜合整治
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根據省政府要求,“四河”治理將堅持“水系入手、截污為先、方式多樣、綜合治理”的原則,從單純水污染控制向水環境整體優化轉變。順應河流規律,從水系入手,以流域為體系、以河涌為單位,實施河涌綜合整治,恢復河流生態系統。
在廣佛跨界區域,廣州市2014年要全面開工整治石井河、流溪河、白坭河等16條廣佛跨界河涌,佛山市要全面實施第一批重點河涌“一河一策”整治計劃。
在茅洲河流域,深圳市要加快沙井河等9條支流綜合整治工程和老虎坑水等12條支流入河排污口接駁工程,2015年底前完成茅洲河中上游段干流綜合整治工程;東莞市要在2014年底前完成人民涌的綜合整治,啟動新民排渠整治。對小東江流域,省環保廳將在11月底前編制完成小東江整治方案,茂名市要進一步推進白沙河等重點支流綜合整治。對練江流域,省環保廳將在9月上旬編制完成練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方案,汕頭、揭陽市要全面推進練江干流及流沙新河等12條重污染支流的綜合整治,2015年底前開展北港河重污染河段綜合整治。
為確保整治落實責任到人,“四河”流域將實施“河長”制,由各級政府負責人擔任重污染河涌“河長”、“涌長”、“段長”,將重污染流域治理的主要目標、任務納入各級政府負責人政績考核。
減排??
實施流域限批,工業園改造深入鎮村
“從源頭上控制污染,‘四河’流域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嚴控污染物排放總量。”省環保廳表示,按照省政府要求,我省將嚴把環保準入關,按有關規定對廣佛跨界區域、茅洲河和練江流域實施限批,除入園項目外,禁止建設重污染項目,省環保廳將制定具體的限批方案,報省政府批準后實施。2015年底前,制定實施練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重污染企業將被提升或改造。據悉,我省將在“四河”治理中推廣佛山經驗,就是在工業園的升級改造要深入到村鎮級工業園。這種做法今后將在廣佛跨界流域和茅洲河流域大力實施,實行污染集中控制、統一處理。按照“入園一批、關停一批”的原則,整合提升重污染行業企業。
在練江流域,汕頭和揭陽市要在2014年底前制定印染企業入園實施方案,2017年底前建成潮陽、潮南、普寧印染定點園區并完成50%的企業入園,2018年底前全部完成。在茅洲河流域,東莞市要盡快完善長安環保專業基地后續工程建設,督促電鍍等重污染企業搬遷入園。
省政府還要求,“四河”流域需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建立健全重污染企業退出機制,制訂重污染企業關閉、淘汰名錄,要在廣佛跨界區域、茅洲河、小東江等流域每年淘汰10%、在練江流域每年淘汰20%的重污染企業。
省環保廳負責人表示,“四河”整治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將向社會公開,每季度向社會公布“四河”水質狀況,接受全社會監督。
延伸閱讀??
“四河”污染情況
●廣佛跨界主要河流有珠江西航道、后航道、佛山水道、水口水道、西南涌、蘆苞涌、石井河、白坭河、花地涌等,流域內工業企業眾多,廢水排放量大,部分河涌受工業廢水污染明顯發黑發臭。
●茅洲河流經深圳市寶安區、光明新區和東莞市長安鎮,下游11.9公里為深圳、東莞界河(以河為界),在珠江口伶仃洋東岸出海。流域總面積388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側流域面積311平方公里,是深圳最大(指流域面積)的河流。目前茅洲河每天至少有30萬噸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排流域內河涌。流域內工業企業超過2萬家,工業廢水日排放量超過8萬噸。
●練江是粵東地區的第三大河流,是潮汕地區的母親河之一。流域包括揭陽普寧市、汕頭潮陽和潮南區,常住人口約430萬,流域面積1353平方公里。練江流域人口密度約為全省的6倍以上,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流入練江,流域內集中了大量的印染、紡織、造紙等重污染企業以及畜禽養殖污染,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后。
●小東江全長約67公里,流域面積1142平方公里,是粵西地區最大河流鑒江的二級支流,流經茂名(高州、茂南區、茂港區)、湛江(吳川)。自2010年起,小東江水質已由石油化工污染型轉變為以畜禽養殖、農業種植污染和生活型污染為主的復合型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