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城區部分區域長期存在的內澇問題,一直難以有效解決。2013年初,由南充市政府督辦,我市著力對嘉陵區茶盤路片區、順慶區望天壩東風塑料廠周邊等12處嚴重內澇點進行整治。如今這些內澇點整治情況如何?9月19日,記者從南充市水務局了解到,目前這些內澇點的整治基本完成,今夏大雨期間并未出現嚴重內澇。
完成整治 茶盤路等處不再內澇
過去一遇大雨,嘉陵區茶盤路低洼地段必然積水,最深處近1米,很多司機只得繞道走。9月18日,持續幾天的雨天并沒有結束,記者來到此處,街面上大部門區域都沒有積水,僅幾處低洼處有少量積水,但并不影響行人和車輛通行。附近居民告訴記者:“多少年的問題解決了,下再大的雨也不怕!”
嘉陵區城鄉規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2012年9月底,嘉陵區基本完成了茶盤路片區下水管網一期改造,增大排水管口徑,對該片區積水進行引流。2013年,位于嘉陵區的長城南路、濱江南路等地段地下排水系統也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
“茶盤路埋的是直徑為1米的管道,南虹路和濱江南路是1.5米的管道,基本能夠滿足排水需要。”嘉陵區市政公司副經理陳偉說,為解決茶盤路片區的內澇問題,嘉陵區投資250萬元,在茶盤路、南虹路等街道新建約2公里長的排水管,將降雨時段的雨水引入嘉陵江,同時還對維康路、耀目路等地段的排水管道進行分流,目前已經達到“特大降雨后積水半小時排干,積水不過路沿石”的標準。
在順慶區,整修一新的桑園路看上去整潔、大氣,但最讓附近居民高興的是,這里告別了城市內澇。“以往一出家門就得‘水上漂’,完成管網改造后,今年夏天街上再也沒有嚴重積水。”順慶城投公司工程部負責人王正剛告訴記者,去年7月,順慶區啟動桑園路改造,同時對周邊地下管道進行梳理,新安裝直徑為1.5米的排水管,實現雨污分流,有效解決這一片區的內澇問題。
隨著整治工程的陸續完工,12處內澇路段都發生了同樣的改變——大雨后,積水快速排干,南充市民能輕松出行。
排查梳理 城區內澇點一個不留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了12處南充市政府重點督辦內澇點基本完成整治外,南充市水務部門及三區政府已對南充市城區其他地段的內澇點進行排查梳理,并納入整治規劃,徹底整治。
據南充市水務部門記錄,嘉陵區王府花園、學府路片區在今年6月降雨期間,積水一度深達60厘米。昨日,記者來到學府路,該路段已被封閉,道路中間被挖開,開始鋪設管道,路邊則擺放著各種直徑的管道。
現場施工負責人告訴記者,嘉陵區從今年上半年啟動了從小山子——南充汽車客運站——火花路——都尉路——嘉興路——學府路的雨水管網改造。改造線路全長2.5公里,下層鋪設直徑1.8米至2米的排水管道,上層鋪設直徑1.2米至1.5米的污水管道。改造完成后,改造路段可實現雨污分流,使雨水經排水管道流入嘉陵江,有效解決內澇問題。
“城市內澇給市民的出行及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構建較為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統,防止內澇,事關千家萬戶,必須全力做好。”市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大力推動一批影響范圍較大、情況較嚴重的城市內澇點整治,抓住秋冬季節降水較少的有利時機,盡早完成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