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涉污企業、每一家工業園區、每一份環評文件、每一套治污設施、每一項排污設施運行記錄……記者9月14日從寧夏環保廳了解到,即日起至10月20日,自治區環保廳決定對全區工業企業排污進行大排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拉網式”排查就此全面鋪開。
據介紹,此次排查采取邊排查邊督查、明察暗訪和不打招呼、不定時間、不聽匯報、直奔現場、直接督查、直接曝光相結合的方式,嚴厲打擊各種環境違法行為。內容范圍之廣、力度之強、層次之深、決心之大都是空前的,范圍覆蓋了全區所有工業企業,排查重點落在染化、電鍍、制藥、化肥、造紙、焦化及皮革鞣制等涉水排放企業及涉重金屬和危險化學品企業,尤其是對日常監管頻次較低、群眾反復投訴、在歷次環保專項行動中存在問題尚未整改的企業和接納工業廢水的各類氧化塘、蒸發池等進行逐一排查和監測,建立相應檔案。
排查以屬地為主,按照誰監管誰負責、誰排查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將區域全面排查責任落實到市、縣(區)環境保護部門,排查責任明確到具體工作人員,嚴格實行誰主管誰負責、誰排查誰簽字的責任制度。同時,要對發現的問題、存在的隱患、采取的措施等逐項進行拉條掛賬,并及時組織開展“回頭看”,確保各項整改措施落實到位,防止反彈。
自治區環保廳要求各市縣(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對重點領域不留死角,對轄區企業進行“拉網式”排查,全面摸清轄區工業污染源底數、環保制度落實情況和污染物排放情況。嚴肅查處各種環境違法行為,尤其對發現的私設暗管、惡意偷排、漏排、超標排放、瞞報、漏報和數據作假等環境違法行為要嚴厲查處,對符合司法介入條件的,立即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堅決把環境污染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排查工作結束后,各地要及時匯總有關情況,將排查結果報當地政府,并及時向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備案。及時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及時通報督查情況,對違法排污企業和排污行為進行公開曝光,接受公眾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