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東莞市環保局赴塘廈督導“亮劍”環保專項行動,發現兩家未辦理環保手續偷排廢水被責令停產的企業,有私自復產跡象。對此,環保部門將進一步加強監察力度。
食品廠:排黑煙被責令停產并罰款
9月24日,督查過程中,監察人員告訴記者,東莞市凱文食品廠日前被市民舉報排放大量黑煙,塘廈環保分局檢查發現,該廠使用的是一臺2噸的燃柴鍋爐,且未取得任何環保手續。“這種鍋爐即使申報審批也不會被通過,因為技術太落后了。”
記者在該廠看到,該鍋爐排放的黑煙已經將爐壁染成黑色。“鍋爐還在發熱,他們有偷偷復產的跡象。”上述監察人員說。此外,檢查發現,該廠的污水只經過簡單的沉淀便直排下水道。目前該廠已被責令停產,罰款3萬元,并補辦環保手續。
電子廠:直排污水被停產并重罰
東莞市眾裕五金塑膠電子制品有限公司三樓車間內修砌了10多個水池,水池里裝滿了酸性液體,地面和搭設在水池上方的木板被腐蝕得變了色,設備布置極為簡陋。檢查發現,該廠使用大量強酸液體進行鋁制品表面氧化著色處理,但未進行規范的封閉處理,氣體直接排放到室外,甚至其污水也未經處理直接排入下水道。
目前,該廠已被責令停產,并罰款8萬元。督導現場,記者看到有不少剛上完色的半成品堆放在處理池旁,經塘廈環保分局負責人檢查認定,該廠有私自復產的跡象,要求該廠負責人盡快將違規設備予以清除。
東莞市環保局環境監察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市區排污企業的罰款上限為50萬元,中心鎮的罰款一般在3萬-5萬元,此次對其作出8萬元罰款處理,已經算較重了。此外,行政處罰命令下達后,需由法院強制執行,環保部門暫無查封、扣押污染設施的權力,所以暫時只能通過加強監察力度防止其復產。
服飾廠:投入80萬元建污水處理站
與上述企業存在偷排行為不同的是,位于石馬河邊的志誠服飾制品廠環保手續和排放標準十分規范,并投入80萬元建設污水處理站處理污水。在其廢水排放口,塘廈環保分局的一名負責人用礦泉水瓶試裝了一瓶水,水體清澈無味。“我們從未發現他們有排污行為。”據悉,該廠本應搬遷至工業園區,但由于其環保手續齊全且具有示范效果,目前環保部門已受理其原地保留的申請。該廠負責人表示,會嚴格遵守環保法規,為本地的經濟和環境作貢獻。
據悉,自佛山順德多家企業電鍍污水直排飲用水源被媒體曝光后,根據省環保廳要求,我市于9月20日-10月10日在全市范圍開展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亮劍”環保專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