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陜西省西安市水務局獲悉,為全面掌握西安地區地下水水質現狀,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西安市將對深300米以內含水層中的地下水水質全面開展水質監測工作,從而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區劃體系。
據了解,西安市水務局決定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豐水期、枯水期地下水水質專項調查,并制定下發了《西安市地下水水質現狀專項調查工作方案》。此次調查對象為全市范圍內深300米以內含水層中的地下水水質,范圍涉及市區及區縣自來水公司水源井、企事業單位自備井(包括應急備用井)和地下水動態監測井(包括省控井和市控井)。方案根據《水環境監測規范》(SL219-98)的規定并結合西安市地下水開采的實際情況,明確了地下水采樣井布設級采樣頻次應遵循的原則。
其中,非集中供水水源井每年采樣二次,豐、枯水期各一次;集中供水水源井每月采樣一次。按照布點原則,確定水質采樣井75眼,其中自備井采樣井45眼,集中供水水源井采集井30眼。其中城六區共布設采樣井35眼,自備井布設采樣井20眼;集中供水水源井布設采樣井15眼。按照地下水水質監測頻次原則,確定每年監測次數共450次,其中自備井監測次數90次,集中供水水井監測次數360次。
10月9日采樣開始,分成4組對全市75眼水質采樣井提取水樣,計劃7天采樣結束。10月25日前完成采樣與化驗工作,11月30日前完成豐水期水質調查初步成果報告;12月31日前完成枯水期采樣和化驗工作,并提交水質調查評價初稿。通過調查,將劃分出不同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區,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區劃體系。根據掌握的資料,提出西安市地下水污染監測體系布設和建設方案。同時,對水質檢測數據進行評價,為西安市地下水污染監測體系布設和建設提供決策依據,為建立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