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縣在迎淮工作中,突出亮點打造,著力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
一是建設沂河沂水段底泥處置及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和兩個污水處理廠濕地,將其打造成為融旅游觀光、生態修復、科普展覽為一體的迎淮精品工程。沂河沂水段底泥處置及生態修復示范工程11月底將完成主體工程建設,12月份完成生態修復部分。目前,沂水縣已建成小沂河和大沂河兩個濕地,面積約1800畝;今年再新建第一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和第二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12月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二是實行“12369河長制”,全縣10千米以上和城區范圍內的30條河道全部落實“河長制”管護制度,明確了縣、鎮、村三級“河長”職責,落實了河道管護任務;印發了《關于對“河長制”落實工作進行督導考核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落實河長制加強流域環境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落實了河道保潔資金,實現轄區內河道范圍內無雜物漂浮、無違章設置、無護岸倒塌、無污水直排、無污泥淤積的“五無”目標。三是開展跋山水庫網箱清理,共清理網箱5982個。四是建設廬山化工園區環境安全應急防控體系,實現園區環境監測自動化、監管立體化、安全防控智能化、應急處置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