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莞城公用事業服務中心了解到,市區內澇整治應急三期工程(新開河系統)北側分流工程的莞城標段已基本完成,位于東門廣場的新建排澇泵站也進入驗收階段。羅沙市場、興賢街、東縱大道及東城西路等地均是莞城的內澇黑點,而該期工程主要緩解莞城東縱大道、羅沙片區和學左片區的內澇情況,力求在明年汛期發揮作用。
東門廣場排澇泵站已基本就緒
據悉,市區內澇整治應急三期工程(新開河系統)是市政府2012年“十件實事”之一,工程分為北側分流工程和南側分流工程。其中,莞城標段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沿東縱路新建兩條大管徑排水管接入新開河,總長約3.9公里,同時新建一條長度約為50米的排水箱涵連通新開河及人民公園湖泊;二是新建一座設計規模為19.0m3/s的排澇泵站,泵站通過長為1200米的大管徑壓力管沿新河北路接入運河。
屬于項目之一的東門廣場排澇泵站在今年6月中旬已開始試運行,現今周邊的道路交通亦恢復正常。該泵站共配置4臺550千瓦功率的抽水機,設計排量達19立方/秒。據介紹,當雨季來臨時,如泵站的排水功能慢于降雨速度,市人民公園的湖泊便起到調蓄作用。但由于今年汛期湖泊的幾個排水閘門尚未完工,因此該泵站服務區域仍有部分地段積水。
莞城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林沛介紹,按照整個工程的設計來講的話,還需要人民公園的小湖來作為調蓄作用,因為在今年汛期的時候,小湖的幾個閘門還有一些電力方面的設備沒有接通,所以在今年的汛期期間沒有啟用小湖的調蓄作用,泵站服務的區域還有短時間積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