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起,由于周邊房地產開發和企業入駐,江寧百家湖湖水水質變差。兩年前,百家湖綜合整治工程啟動,通過生物療法“強身健體”,湖水從過去的劣四類變成三類,可以直接下湖游泳,“消失”了12年的白蝦也首次重現。
2012年以前水質下降到劣四類,湖水富營養化嚴重
百家湖是一個城市人工湖泊,水面面積1000多畝。2000年以前,百家湖水質保持良好,但從2000年開始,隨著城市化進程,湖區周邊開始被房地產開發和新落戶企業包圍。生活污水、餐飲污水、生產污水,百家湖一度成為周圍這些鄰居的“化糞池”。還有一些車主把百家湖當成免費洗車點,每天過來洗車,最多時湖邊排隊洗車的出租車、私家車達到100多輛,造成道路擁堵。
“我們排查過百家湖的環湖排放口,發現56個雨水排放口中,就有12個排放污水。”開發區環保局一位人士說,有一段時間,百家湖的污染情況觸目驚心,湖水成了墨綠色,散發臭味。百家湖水質成為江寧區環保投訴的“大頭”,從2010年到2012年,每年環保部門接到的投訴都有100多件。據環保部門數據,2012年以前,百家湖水質下降到了劣四類,湖水富營養化嚴重。
經過治理水質明顯改善,每個月定期“體檢”
2012年10月,百家湖綜合整治工程啟動。開發區環保局污防科科長俞揚說,整治工程分為四大項,分別是截污、種植水生植物、微生物治理和水體推流。
據介紹,開發區投入1億元,對百家湖周邊25個居民小區的下水道進行排水改造,雨污分流。“在很多小區,居民把洗衣機、拖把池放在北陽臺,下水進入北陽臺下水道,但北陽臺多是雨水管,這樣會導致污水進入雨水管道。”俞揚說,環保部門對這樣的下水道進行改造,將北陽臺下水道接入污水管。安裝監控設備,對百家湖周邊停車洗車現象進行曝光、查處,對餐飲業展開治理,還對周圍的溝渠進行清淤和截污,保證污水不進入。
水葫蘆、黑麥草、美人蕉等水生植物根系可以凈化水質,開發區環保部門選擇3處湖面種植水生植物,種植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為保證水生植物不形成污染,環保部門定期和每年秋冬都將枯萎的植物打撈。
開發區環保局還與南京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合作,從百家湖湖泥中提取有助于改善水質的微生物進行繁殖,形成有益菌菌群,幫助“吃”掉水里的磷和氮因子。“益生菌可以改善人的腸道系統,我們這個微生物治理法就是這個原理,通過菌群調節,改善百家湖修復能力,增強‘體質’。”一位參與的專家說。
在百家湖佳湖西路,市民經過時會發現,這里的湖水會流動,看起來非常像都江堰的寶瓶口景區。在這里,環保部門在水底安放了曝氣推流裝置,通過吸入空氣、推動水流給水增氧,并讓水體“流水不腐”。
經過治理,百家湖水質明顯改善。江寧區環保局每個月都會定期給百家湖“體檢”,據介紹,百家湖湖水透明度比治理前增加1米,水質連續14個月保持四類水以上,大湖內水質達到三類水。三類水代表湖水可以直接跟人接觸,可以游泳了。到今年,關于百家湖的投訴實現零投訴。
據悉,微生物治理法已經在江寧區九龍湖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