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上午,北海市北海大道發生自來水管破裂事故,自來水噴涌而出,繼而引起沿線四五百米道路積水。
上午11時40分,南國早報記者沿北海大道前往事故點,距離事發地點還有半公里時,車流速度放緩,并有大量電動車在輔道內掉頭逆行。部分車主從前方傳來消息:“前面內澇了,過不去!”不少市民疑問:天氣晴好,怎會內澇?
記者來到事發地點看到,在北海大道四川路交叉口的輔道上,大量水流從一處破損的地面下冒出,近10平方米的路面已被水流沖壞,附近井蓋也被掀開。輔道旁的安全島的地面也有變形,部分地磚被水流掀起,七零八落。
水四處流淌,導致前后四五百米路段積水嚴重,深處超過30厘米,大量電動車選擇從機動車道通過。由于事發時,該路口車流量較大,事發現場用警戒線進行隔離,車流緩慢通過。
中午12時5分,搶修人員關閉水閘,水流逐漸減小,又過了10多分鐘,地面積水也逐漸排掉。隨后,近30名搶修人員投入搶修。
據介紹,發生破裂的自來水管是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使用的鑄鐵水管,已經老化了。由于這條管線是供水主線,水壓大,所以沖破了路面。
晚上8時許,搶修工作仍在進行,施工人員表示,將徹夜搶修,爭取在10日早上7時前完成搶修。事故讓北海大道北京路口和北海大道四川路口區間、北海大道四川路口到四川重慶路口區間附近居民的用水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