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欽松(戴帽者)和河源水質監測人員現場對萬綠湖水進行檢測。
廣東美協主席許欽松一行到萬綠湖調研,發現卡在無用水指標上
河源萬綠湖直飲水供廣州提了7年仍沒有立項,廣州市民為何仍未喝上優質的萬綠湖水?7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副主席、廣東美協主席許欽松一行來到萬綠湖調研。許欽松調研發現,萬綠湖直飲水供廣州在技術、資金上都沒問題,卡在沒有用水指標。
許欽松連喝兩杯萬綠湖水
12月7日,許欽松和河源市政協主席龔佐林及河源市環保部門、水務部門、萬綠湖管理機構領導、專家一起來到萬綠湖調研。
萬綠湖位于河源,是華南最大的人公湖,又名新豐江水庫,蓄水139億立方米,湖水來自青翠的山林,達到可直接飲用的國家一類地表水標準。河源市水質監測部門從湖水中現場取水,對水質進行監測。沒等水質監測結果出來,許欽松已經按捺不住,直接用杯子接了一杯萬綠湖水喝起來,“有點甜,還想再喝一杯”,隨后他又喝了一杯一飲而盡。
據悉,萬綠湖周邊生活污水均經過污水廠處理,不污染萬綠湖。許欽松一行還來到河源新港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時,顏色黝黑,并散發惡臭,這些污水將經過一系列環節處理。隨后,許欽松來到污水處理廠出水口,用瓶子接起一瓶經最終處理過的污水,和市面上在售的礦泉水對比,發現兩者顏色幾乎沒有差異。河源市政協主席龔佐林介紹,為保障萬綠湖水質,萬綠湖周邊6大鎮的生活污水都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不會直接排入萬綠湖。
缺少用水指標難立項
這么優質的萬綠湖水,廣州市民何時能喝到?“萬綠湖直飲水供廣州在技術、資金上都沒問題,卡在沒有用水指標。”參與調研的河源市萬綠湖水資源開發管理辦公室主任何少華介紹,河源本地的年產水量有150億立方米左右,但每年只有19.5億立方米的用水指標,僅夠河源本地使用,所以萬綠湖直飲水供廣州項目仍沒有立項,還在報批過程中。
據悉,為建設節水型社會,2011年年底和2012年年初,廣東出臺《廣東省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廣東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暫行辦法》(下稱《辦法》),并從2011年起,對全省各市考核用水總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區納污總量控制“三條紅線”,明確考核不合格的將停止審批新增用水項目。在《辦法》里,河源只分配了19.5億立方用水指標。
對此,河源水務局水資源管理科科長葉東平表示,河源本來是水資源豐富地區,現在反而變成制約瓶頸了。外省有一些缺水地區為了發展,會買供水指標,但我們是豐水地區,要買指標就很可笑了。
“其實只要一立項,萬綠湖直飲水供廣州項目一兩年就可以做好。估計要投入100個億,但資金不是問題,很多銀行和企業都想做這個項目。”何少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