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城區45個內澇點升級改造完成38個
地勢低洼管網陳舊 改造升級難度太大
剩余7處內澇點將健全應急機制
目前,市城區的內澇點現狀如何?近日,記者從市政管理處獲悉,據2014年統計數據顯示:市城區范圍內共有45個內澇點,截至目前,市政部門累計完成了38個內澇點的升級改造工程,而剩余7個內澇點因地勢、建設等原因,現目前無法實現徹底改造。
45個內澇點
現已升級改造完成38個
2013年“6·30”特大暴雨后,據建設部門統計,我市共有內澇點45個。“在‘6·30’暴雨后,我們立即對全市市政排污管網進行了統一排查,發現全市內澇點形成的主要原因為地勢低洼、開發商擅自改變排污管道規格等。”市政管理處相關負責人羅國富介紹,美寧萬象春天內澇點的成因為施工方擅自將寬1.8米、高1.65米的主排污渠更改為直徑0.8米的排污管道,形成排水瓶頸,導致開善東路以北片區出現內澇;而介福東路造紙廠片區夜市因為在修建圍墻時占用了過水斷面,形成130米排水瓶頸,導致金港名都片區出現嚴重內澇……
記者了解到,自2013年下半年以來,市建設部門組織船山區、國開區對城區45處內澇點進行了整治,通過整治排水管網、增設改造雨水口、增設排澇雨水井、清淘全區管網等方式,在對原有排污系統升級改造的同時,大力推進雨污管網分流改造。截至目前,累計完成了38個內澇點的整治改造任務,而剩余7個內澇點因改造難度大,無法實施徹底改造,目前相關部門仍在認真研究優化實施方案。
改造難度大
7個內澇點無法徹底整改
據介紹,現目前無法徹底改造的7個內澇點為南小區片區、馬房街片區、明月河船山區人事局宿舍片區、興寧路片區、明月中路、川中大市場片區、天宮南路片區。而其中明月河原船山區人事局宿舍片區、馬房街片區、川中大市場片區3個點位因地勢過于低洼,若要徹底改造,需要增高地面高程,重新安裝鋪設排水管網,投資較大。而在一些點位,排污管道位于建筑下方,若要對管道進行更換,則需要拆除上方建筑,實施難度太大。
“對這些無法徹底整改的區域,為了保障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出行,我們采取了‘截、引、疏、淘’的方式,緩解這些區域排污排水壓力。”羅國富介紹,例如在馬房街片區修筑截留槽,解決德勝路雨污倒流進馬房街的問題,同時對馬房街原有破舊、落后管網實施改造,并在公園西路增設排污管道,將馬房街流出的污水引入城河南巷主排水渠。“再加上我們和社區加強日常疏通和清淘,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馬房街片區排污壓力。”羅國富介紹,若要徹底杜絕7處內澇點再次出現內澇,則需待棚戶區改造全面完成。
健全應急機制
將內澇災害影響降至最低
通過“截、引、疏、淘”,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內澇點的排水壓力,但這些方法仍治標不治本,無法徹底杜絕馬房街等片區的內澇問題,而在下一個汛期到來時,如何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出行,將內澇帶來的損失減少到最低,對此羅國富介紹,目前全市已經出臺了排水防澇應急方案,在地勢低洼的內澇點由轄區主管部門配發了抽水泵,24小時作業抽排污水,加大內澇點排污能力,同時部分嚴重區域由市政部門配發了汽油水泵,遭遇雨水天氣由專人負責抽水作業。同時市政部門購置了專業移動抽水泵車,對內澇區域實現流動排水作業。
同時羅國富介紹,市政部門還將加大對易澇區域的監管力度,繪制城區主要內澇點分布圖,聯同各轄區責任單位,明確專人在內澇出現時撬開井蓋增大排水量和守護檢查井,加強對社區、街道辦人員培訓,定期組織防澇演練,提升轄區應急處置能力,確保在內澇出現時對居民的影響和帶來的損失減少到最低。
嚴管疏導“兩條腿”走路
射洪治理城市環境頑疾
如何解決城市燒烤夜市擾民和游商小販占道經營,這一困擾城市環境綜合治理的頑疾?不管是遂寧城區,還是各個區縣,或者是全國各大城市,都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前不久,射洪縣治理辦會同縣城管執法局,對縣城區的亂搭茶攤鴨棚、亂擺燒烤攤點等“城市病”,進行了“回頭看”式巡查。同時,因地制宜,在縣城桂仙路、南涪小區、曾家灣、新木材市場、射中軟足坡等背街小巷,對設置的便民服務攤區進行了巡視,并再三叮囑相關人員,加強管理,抓好衛生保潔和秩序維護。
據介紹,針對河道內茶攤鴨棚、夜市占道、建渣亂倒等“城市病”,射洪縣采取了嚴管和疏導相結合的“兩條腿”走路,徹底治理城市環境頑疾,突出城市管理的“五個疏導”,創新機制狠抓河道整治、夜市管理、“門前三包”、便民服務攤區和建渣消納場所建設等工作,在規范引導和科學安置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讓夜市擾民、小販占道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