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我省近期已制定印發2015年—2020年地下水壓采方案,將減少開采地下水2.7億立方米。
“我省是水資源嚴重短缺地區,多年來為維系經濟社會發展不得不超采地下水,開展地下水超采治理已刻不容緩。”省水利廳廳長、南水北調辦主任王小平說。
去年我省遭遇嚴重旱情,抗旱澆地用水量大增,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開封市祥符區黃岡村黨支部書記牛文俊告訴記者,當時村里幾十米深的機井抽不出水,群眾急得團團轉。
據省水利廳專家介紹,地下水是一種寶貴的資源,超采行為是“爺爺喝孫子的水”,會導致部分區域地下水補排失衡,水位大幅下降,引發地面沉降、地裂縫、水質惡化等一系列生態與環境地質問題,嚴重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并危及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供水安全。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后,向我省11個省轄市、2個省直管縣供水。這些受水區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為56.72億立方米,地下水可開采量每年為49.13億立方米,受水區地下水超采總量為5.73億立方米,形成了大面積的地下水漏斗區。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后,年平均向我省供水37.7億立方米,相當于增加了37座大型水庫,將極大緩解我省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尤其是在受水區范圍內,丹江水占受水區城市供水的一半以上,為各受水區壓采提供了條件。
省水利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南水北調辦近期聯合印發了《河南省南水北調受水區地下水壓采實施方案(城區2015~2020年)》,主要針對受水區內的城市超采區實施壓采,以受水區城區、開發區、工業聚集區、園區等為重點,逐步實現城區地下水采補平衡。
到2020年,全省受水城區地下水壓采總量為2.7億立方米。城區淺層地下水實現采補平衡,城區深層承壓水原則上停止開采,城市地下水環境狀況將得到顯著改善。
在各受水區中,鄭州市壓采量最大,總量為6348萬立方米,鄧州市最少,只有417萬立方米。
按照我省的遠期規劃(2020-2030年),在進一步鞏固城區地下水壓采成果基礎上,將重點實施非城區超采區地下水壓采,通過壓采替代水源工程建設,逐步推進非城區超采區地下水壓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