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烏魯木齊市阿勒泰路高架橋工程將開工建設,阿勒泰路排水管網改建擴容也將同步進行。工程完工后,阿勒泰路將實現雨污分流,下雨天雨水、污水漫路頑疾可基本解決。
2月12日,記者從烏魯木齊水業集團了解到,從西虹西路路口往北4.5公里長的排水管線將進行改造,主排水管線將由現在的600毫米管徑,分別更換為800毫米、1米、1.2米管線,最大處將擴容一倍,作為排污水管線。同時將單獨鋪設一條排雨水管線,實現雨污分流。
“以后再到融雪季、下雨天,我們再也不用擔心窨井冒污水,淹沒道路,捂著鼻子趟水了。”得知這個消息,家住匯芙園小區的石疆新說,以前每到下雨天,小區門口一片汪洋,出行都成了問題,大家只能找些物品墊在水中跳著走。
多年來,阿勒泰路排水一直是個難題,每逢下雨或者積雪融化,阿勒泰路屢屢出現污水上路情況。
烏魯木齊水業集團排水公司經理周勝偉介紹,阿勒泰路污水上路頻發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排水主管線已服役20多年,管線老化、管徑較小,已無法滿足現有的過水能力,同時,阿勒泰路與新醫路交接路口處700米范圍內是自建排水管線,與主管線不匹配。
其次,阿勒泰路這段排水管線承擔了紅山市場片區、南梁坡片區、南昌路片區、克西路片區、金沙江路片區、血站片區等沿線居民區的生活污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量在不斷增加,但管徑的過水能力不能滿足快速增長的污水排放量。
2013年3月,為暫時緩解該路段污水上路的問題,烏魯木齊水業集團排水公司采取臨時措施,分別在蘭州軍區烏魯木齊總醫院十字路口、血站路口、蘇州路路口等處,鋪設了一條長33米、管徑為500毫米的“溢流管”,將路面積水引流到和平渠。此外,還增加了16個雨水井及污水井。
阿勒泰路實現雨污分流后,路面積水將流入新建的雨水管線,不再引流至和平渠內。
烏魯木齊水業集團工程建管部副部長劉兵說,阿勒泰路排水管線改建擴容時,管徑700毫米的現有自來水供水管線也將會改造成管徑1米的管線,保障阿勒泰路沿線居民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