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經濟參考報報道,水十條將出臺,被稱為“水十條”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已經在年前獲得國務院常委會通過,有望在4月出臺。經過多輪修改的“水十條”將在污水處理、工業廢水、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多方面進行強力監管并啟動嚴格問責制,鐵腕治污將進入“新常態”。
據測算,“水十條”投資將達兩萬億元。分析報告預計,政策的重點仍在污染治理,包括工業污水、市政污水、農村污水等細分領域。與此同時,“水十條”對地下 水的重視將有所加強。目前我國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偏低,將來對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需求迫切,污水處理產業還將發展。更多污水處理分析詳細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產業市場發展趨勢與行業投資研究報告》。
屆時,整個水務產業鏈將充分受益此計劃。在政策即將出臺的利好預期下,業內預計,環保板塊尤其是水處理板塊在政策出臺前后有反復活躍的表現。
渤海證券分析師任憲功認為,政策層面上看,進入2015年,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對環境保護的扶持力度在不斷加大。同時,加快推進環境污染治理的市場化進程,環保行業迎來發展機遇期,建議加大水處理板塊配置。
據悉,今年全國“兩會”上,“水十條”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經濟過快發展給中國的環境造成了很大壓力,大氣污染、水污染等各種污染越來越嚴重,水作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資源更應該保護好,
除了“水十條”,環保部還將制定出臺《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俗稱“土十條”。今年兩會期間,環保部副部長李干杰透露,《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在環保部已走完相關審批程序,下一步修改完善后將提交國務院審議,今年內有望出臺。
海通證券(600837)分析師鄧勇分析,土壤概念股有望接替水務板塊,成為市場后期炒作熱點,關注土壤修復公司——高能環境(603588)。
水十條將出臺的背后是目前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形勢依然嚴峻,水污染情況觸目驚心。據監察部的統計顯示,近10年來我國水污染事件高發,水污染事故近幾年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 全國城鎮中,飲用水源地水質不安全涉及的人口約1.4億人。水利部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水庫水源地水質有11%不達標,湖泊水源地水質約70%不 達標,地下水水源地水質約60%不達標。期待水十條出臺后帶動鐵腕治污,還公眾清潔的水源。
水十條將出臺,主要包括幾方面內容: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專項整治造紙、印染、化工等重點行業;加快水價改革,完善污水處理費、排污費和水資源費等收費政策;健全稅收政策;加大政府和社會投入,促進多元投資等。
“相比已經得到足夠重視的空氣污染問題,從長期危害性和治理難度等方面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問題更值得關注。”該人士告訴記者,下一步環保部將全面落實“水十條”,源頭治理將成為重點,特別 是將著力對地表與地下、陸上與海洋污染共同治理,并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等制度,全面推進山水林田湖保護、治理和修復。“環境違法和環境執法方面啟動強力 問責機制,使其受到應有的處罰。”上述人士說。
在近期召開的兩會中,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首次出現在報告中。報告提出,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江河湖海水污染、水污染源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實行從水源地到水龍頭全過程監管。
不容忽視的是,目前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形勢依然嚴峻,水污染情況觸目驚心。據監察部的統計顯示,近10年來我國水污染事件高發,水污染事故近幾年每年都 在1700起以上。全國城鎮中,飲用水源地水質不安全涉及的人口約1.4億人。水利部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水庫水源地水質有11%不達標,湖泊水 源地水質約70%不達標,地下水水源地水質約60%不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