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區圍繞“不準找任何完不成任務的理由、不允許任何環節有延誤、不惜任何代價、不姑息遷就任何單位和個人,確保不讓一滴污水流入祖國的心臟”的總目標,以“防、控”為基礎,投資250余萬元,建立水污染全程防控體系。
“防”即嚴防突發事故。為夯實預防體系,河東區與9個鎮街、189個村居層層簽訂《水環境保護責任書》,實行水環境監察逐級報告制度,對轄區“十五土小、未批先建、偷排偷倒、惡意傾倒有毒有害廢水”等違法行為實行每日一報告制度,形成了區、鎮、村三級聯動機制。嚴格環境準入,對新建項目實行最嚴格的環境準入制度,嚴防“兩高一資”、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產業發展規劃的項目落地建設,推進“以新帶老”、“上大壓小”和“區域削減”等項目建設,減輕區域污染負荷。
“控”即提升監控水平。河東區印發《水環境保護生態補償辦法》,投資120余萬元,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河流水質進行定期監測,在鎮街邊界設立監測斷面29個,每月對斷面水質超標的鎮街按照水質單因子超標個數和倍數扣繳水環境保護補償金,通過第三方監測,實現了水污染治理管控方式的轉變,監測數據更加客觀公正。同時,投資130余萬元,在6家重點涉水企業排污口安裝了在線監測儀和視頻監控設施,實行市、區二級聯網和第三方運營管理,配套建設了生物指示池。在2家涉重金屬企業設置了預警點、車間排放口、總排口、臨近河流斷面等4個監測點位,一班一測、一天一報,避免水污染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