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馬過渡河,流經惠陽區和仲愷高新區。由于它穿過仲愷區人流密集的中心區域,今年2月以來,因河水黑臭引起各方關注。仲愷區環保分局有關負責人回應,經檢測,污染源主要來自生活污水。該區已投入約1.9億元用于建設排污管網和河道改造等方面,并已啟動二期整治工程。
河水污染頻遭投訴
25日上午,記者來到馬過渡河與仲愷大道交會處附近河段實地了解。站在岸邊可以看到,河水呈渾濁的淺綠色,微微散發著腥味。從此處上溯數百米,水質看上去沒有太大變化。沿途若干個排水口不斷排著水,但排出的水沒有明顯的顏色。
記者注意到,這一河段兩岸建有綠化帶和親水長廊,但鮮有人走動。附近商戶老板王先生介紹,當天的水質已經算好的,從今年2月份以來,河水明顯發黑發臭,老遠都聞得到氣味,十分頭疼。幾位居民介紹,這條河的水質時好時壞,好的時候顏色比較淡,起碼不會有臭味,但有時又會變黑。為此,他們也多次向環保部門投訴或反映情況。
記者檢索惠州市網絡問政平臺和相關網絡論壇,發現近幾年反映馬過渡河污染的事情時有發生,有時河水變黑,有時變成紅色或白色。有人只是憑直覺認為,河水變色是工廠偷排污水所致。同時,也有人質疑相關部門的管理能力。
近期污染來自哪里?
仲愷區環保分局監督管理科科長朱少陽分析,馬過渡河曾經發生水質變白或變紅的現象,可以認為是個別工廠偷排廢水所致,但近期河水變黑并非源自工業廢水。該局對河水的檢測發現,水中的重金屬、酸堿度等指標都沒有超標。并且,沿途查巡也未發現工廠偷排現象,判斷河水發黑是生活污水排放所致。
據介紹,馬過渡河全長10余公里,上游為仲愷區惠環街道西坑村,流經惠陽區鎮隆街道聯溪村和皇后村,然后再次流經仲愷區并穿過人流較多的中心區域,隨后流經陳江街道、潼湖鎮等地。最后,這條河將經東莞運河流向虎門并出海。同時,它在東江口有一處水閘供泄洪用,但平常并不打開。
朱少陽說,從2011年以來,該區就開始對馬過渡河進行整治。到去年為止已投入約1.1億元,用于建設截污管網、河道清淤、綠化美化等,并投入了8300萬元完成惠州市第七綜合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配套管網工程。另外,但由于仲愷區成立之前城市建設缺乏規劃,歷史欠賬多,而且涉及的地域太廣,部分地區的生活污水至今仍未接入排污管網。近期馬過渡河水質變黑,一個原因就是上游的生活污水排放。還有一個原因是惠陽區鎮隆街道聯溪村非法養豬場回潮,現查明存欄生豬有2000多頭,其產生的養殖廢水基本排入馬過渡河。另外,由于目前是枯水期,河水流動性不足,削弱了它的自凈能力。
兩月集中治理 并啟動二期整治
23日,仲愷區針對馬過渡河的污染問題,由區領導帶隊開展了專項調查,并對今后的整治做出相關部署。仲愷區管委會主任楊鵬飛要求,鐵腕整治馬過渡河的污染問題,并用兩個月時間開展集中整治。
據介紹,兩個月前,西坑村的排污主管網已建成。接下來將把支線管網接好,強制清理流域內所有回潮的養殖場,清除河道生活垃圾。并將從黃沙水庫調水注入馬過渡河,以增強其流動性和凈化能力。同時,制定嚴格的環保執法檢查計劃,與相關部門協商處理跨區域污染問題。
朱少陽稱,近期已啟動馬過渡河的二期整治工程,預計明年汛期前完工,總投資額尚未確定。另外,今年還將投入約5000萬元,對馬過渡河上游的永光河進行整治。如果從長遠來看,馬過渡河還要進行更全面的生態修復,包括種植水生植物、向水中投放魚類以提高河水自凈能力,并建生態護坡以及美化工程等。“當然,這些工程投入不少,需各級政府在資金方面予以支持。”
他介紹,目前仲愷區每天產生的生活污水約為11萬噸,工業廢水約為2萬噸。而位于該區的惠州市第七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達8萬噸,加上各鎮街的污水處理廠和處理污水的人工濕地,基本上可以滿足污水處理需求。當然,前提是要保證這些污水都能收集并進入處理廠。目前,仲愷區建成區的截污管網都已建好,如果接下來把各地支線管網一一接通,并強化日常監管,馬過渡河基本不會出現發黑發臭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