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寬了,漂浮物基本沒了,雨中的半漕河更美!”日前,海曙區“五水共治”辦河長辦公室熱線接到市民桂徐峰的點贊電話。據悉,海曙區“河長制”運行一年來,境內61條河水共清除河道垃圾3495余噸,至今年將有33條河道實施水質提升工程。
南起望春路與后塘河相連,北至長樂新村北端的半漕河,全長約674米,水域面積達4044平米,為海曙與鄞州兩區交界處的黑臭河。去年1月,海曙區“四套班子”領導擔任轄區61條河道的“河長”,在各河段河岸顯要位置公布河段河長及聯系方式,落實河道監管責任,通過“河長”不定期視察、聯系部門每周檢查、屬地街道實時跟蹤,掌握每條河道情況,制定整改方案,形成“一條河流,一名領導,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河長”工作機制。“半漕河是全區36條黑河、臭河、垃圾河的其中一條,全段以河道中間線與鄞州交界,河流因附近農業生活污水的排入、加上水流不暢導致水體富營養過剩等原因導致水體發黑泛臭。”海曙區“五水共治”辦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徹底改善這條黑臭河水質,去年9月,鄞州區對半漕河進行清淤,海曙則根據河水癥結所在,制定了一套專業治水方案。
按照方案,半漕河河長與其治水團隊全面封閉了河內排污管網,將保潔頻次從原先每天2次增至4次,確保河面無明顯的漂浮物;新筑沿河征遷地塊圍墻,防止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流落到河里,每周定期巡河,一旦發現問題立即處理,目前,已清理河面垃圾9.78噸,河岸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共計15余噸,巡查責改5起,至今未出現市民舉報投訴情況。
市民點贊半漕河只是海曙區推行“河長制”治理內河的一角,目前海曙區27名“河長”走馬上任以來,共清理河道垃圾3495余噸,打撈清理內河沉船85艘,拆除河道兩岸違法建筑約7825平方米,率先完成“清三河”整治任務。今年,海曙將結合清淤疏浚等項目情況,實施白云漕、吳黃河、蔡家河等12條河道水質提升工程,使全區實施水質提升的河道總數達到33條,創建黃家河市級典型示范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