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本報與市治水辦聯合推出有獎征集黑河、臭河、垃圾河等“問題河”線索的消息后,微信網友“桂桂”想起了海曙區望春街道長樂村半漕河曾經的污染狀況,不料到了現場卻看到一番全新的場景,大出意外的他由衷地點了贊。
“桂桂”表示,2010年開始他和家人曾在半漕河邊的長樂新村居住了兩年多,對這條河曾經的污染深有體會,“那時河水發黑發臭,尤其是前兩年軌道交通建設時,河被攔截成了死水,河岸上垃圾遍地,臟亂差的環境讓周圍居民備受煎熬。現在再看,河岸上不僅豎起了‘河長公示牌’,上面河長職責、整治目標、環境衛生落實單位等信息一目了然,而且河流實實在在地換了新顏、煥發出生機,真心為河長點贊。”
記者了解到,半漕河全長674米,南起望春路與后塘河相連,北至長樂新村北端,流經海曙與鄞州兩區。去年1月,海曙區“四套班子”領導擔任了轄區61條河道的“河長”,并形成“一條河流,一名領導,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河長”工作機制。“半漕河是海曙區36條黑河、臭河、垃圾河的其中一條,河流因附近居民生活污水的排入、水流不暢、水體富營養化等原因導致水體發黑發臭。”海曙區“五水共治”辦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徹底改善這條黑臭河水質,半漕河河長與治水辦一起根據河水癥結所在,制訂了一套專業治水方案。
按照方案,海曙區治水團隊全面封閉了河內排污管網,將保潔頻次從原先每天兩次增至4次,確保河面無明顯的漂浮物;新筑沿河征遷地塊圍墻,防止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流落到河里,同時每周定期巡河,一旦發現問題立即處理。
據悉,海曙區“河長制”運行一年來,有27名“河長”走馬上任,境內61條內河共清理出河道垃圾3495噸,打撈清理內河沉船85艘,拆除河道兩岸違法建筑7825平方米,完成了“清三河”整治任務。今年,海曙將結合清淤疏浚等項目情況,實施白云漕、吳黃河、蔡家河等33條河道的水質提升工程。